挖掘機重載回轉異常響聲判斷法: 一臺進口挖掘機在重載回轉時,不規則發出三種嘎噠,嘎噠的響聲。我們用聲波檢測器檢查回轉馬達外殼,回轉減速機外殼,回轉齒圈外徑,聲波音最強是在回轉齒圈,但測回轉減速機時,也有聲響音。我們在主泵上安裝的測壓表,當挖掘機重載回轉時,壓力表的指針是顯示擺動的,每當發出響聲過后,壓力表壓力值是下降的。我們第一步是把挖掘機開到一處空地,目的是有挖掘機回轉的空間,然后把大臂,小臂伸直,鏟斗離地面一米高,停止發動機,泄掉余壓。在回轉馬達油管不拆卸的狀態下,拆除回轉馬達固定螺栓,把馬達從減速機中撥出,要求是馬達主軸從回轉減速機中心齒套中分離開一小段距離,并固定。起動發動機,操縱馬達作回轉動作,因回轉馬達已與回轉減速機脫離,馬達在正反空轉,馬達運轉平穩并無異音,證明回轉馬達無故障,把馬達從挖掘機中分離掉。第二步是用人來推動鏟斗(鏟斗已離開地面),讓挖掘機左右的旋轉動起來,在機上的人來判定異音是從回轉減速機中出發的還是從回轉齒圈中發出的。結果是二項都有異音。把減速機從挖掘機中拆下分解,檢查發現主軸端的軸承損壞,異響是從軸承部位中發出的。第三步還是用人來推動鏟斗,挖掘機回轉齒圈還是有異響發出,在拆卸回轉齒圈前,把拆開的油管封閉后,起動發動機,把挖掘機恢復到可拆卸挖掘機上部機構姿態。我們把回轉齒圈從挖掘機分離下來,拆開內外齒圈看到滾動面的淬火層脫落起皮。第四步是把回轉齒圈送到專業的軸承廠,按加大的滾珠尺寸來修磨滾道后,重新淬火,修復的回轉齒圈回裝到挖掘機上,一切正常。

怎樣才是一個合格的挖掘機操作手: 挖掘機的工作,安全永遠是首要考慮的因素。要把這個概念變成自己的認識,需要多少時間,多少教訓?因人而異吧。當危險來臨時,我們的反應時間有多長呢?拿塌方來說,從發現要塌了,到塌下來;這個過程快的2秒鐘,慢的10秒左右。但是,人坐在機器上,由于視線與角度的關系,往往并不能第一時間發現塌方的征兆。如:有小石頭、小泥塊從塌方口上掉下來,或者發現有地方開裂了。當發現時,大多只剩下1、2秒的反應時間,我們在這短短的時間里可以做些什么?旋轉、提大臂、往后退?如果看到要塌的泥沒超過自己的預計的話,是可以很從容的做這些動作的,超過預計或者完全沒想到那里會塌的,就看個人的反應了。如在很陡的山上開路,你想挖塌前面的泥,但是在挖機側面的坡被你發現快塌了。這種情況下,你的腦袋會突然一片空白,接下來的那1秒鐘,你會怎么做?來不及思考了,一切動作,就像是本能反應般的做出來。在這時,平時工作中養成的好習慣與積累的經驗將會支撐你做出正確快速的反應。每一次行走都不會推錯方向;上班前與工作時能把挖機周圍的環境與泥質了解清楚;不會讓挖掘機行走給泥堵死,到要行走時才臨時清開;在干危險活時,或者在有安全隱患的地方干活,能時刻保持警惕。這些小事,如果能時刻注意并做到,持之以恒,就能養成安全工作的好習慣。

挖掘機的構成及發展史:常見的挖掘機結構包括,動力裝置,工作裝置,回轉機構,操縱機構,傳動機構,行走機構和輔助設施等。從外觀上看,挖掘機由工作裝置,上部轉臺,行走機構三部分組成。挖掘機的發展歷史 最初挖掘機是手動的,從發明到現在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了,經歷了蒸汽驅動,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等多種驅動方式。在20世紀40年代以后,液壓技術在挖掘機上得到應用,20世紀50年代研制出了今天人們常見的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挖掘機最重要的三個參數:整車重量(質量),發動機功率和鏟斗斗容。1951年,第一臺全液壓反鏟挖掘機由位于法國的Poclain(波克蘭)工廠推出,從而在挖掘機的技術發展領域開創了全新空間。

(撥打免費)
點擊交談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