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機重載回轉異常響聲判斷法: 一臺進口挖掘機在重載回轉時,不規則發出三種嘎噠,嘎噠的響聲。我們用聲波檢測器檢查回轉馬達外殼,回轉減速機外殼,回轉齒圈外徑,聲波音最強是在回轉齒圈,但測回轉減速機時,也有聲響音。我們在主泵上安裝的測壓表,當挖掘機重載回轉時,壓力表的指針是顯示擺動的,每當發出響聲過后,壓力表壓力值是下降的。我們第一步是把挖掘機開到一處空地,目的是有挖掘機回轉的空間,然后把大臂,小臂伸直,鏟斗離地面一米高,停止發動機,泄掉余壓。在回轉馬達油管不拆卸的狀態下,拆除回轉馬達固定螺栓,把馬達從減速機中撥出,要求是馬達主軸從回轉減速機中心齒套中分離開一小段距離,并固定。起動發動機,操縱馬達作回轉動作,因回轉馬達已與回轉減速機脫離,馬達在正反空轉,馬達運轉平穩并無異音,證明回轉馬達無故障,把馬達從挖掘機中分離掉。第二步是用人來推動鏟斗(鏟斗已離開地面),讓挖掘機左右的旋轉動起來,在機上的人來判定異音是從回轉減速機中出發的還是從回轉齒圈中發出的。結果是二項都有異音。把減速機從挖掘機中拆下分解,檢查發現主軸端的軸承損壞,異響是從軸承部位中發出的。第三步還是用人來推動鏟斗,挖掘機回轉齒圈還是有異響發出,在拆卸回轉齒圈前,把拆開的油管封閉后,起動發動機,把挖掘機恢復到可拆卸挖掘機上部機構姿態。我們把回轉齒圈從挖掘機分離下來,拆開內外齒圈看到滾動面的淬火層脫落起皮。第四步是把回轉齒圈送到專業的軸承廠,按加大的滾珠尺寸來修磨滾道后,重新淬火,修復的回轉齒圈回裝到挖掘機上,一切正常。

挖掘機的構成及發展史:常見的挖掘機結構包括,動力裝置,工作裝置,回轉機構,操縱機構,傳動機構,行走機構和輔助設施等。從外觀上看,挖掘機由工作裝置,上部轉臺,行走機構三部分組成。挖掘機的發展歷史 最初挖掘機是手動的,從發明到現在已經有一百三十多年了,經歷了蒸汽驅動,電力驅動,和內燃機驅動等多種驅動方式。在20世紀40年代以后,液壓技術在挖掘機上得到應用,20世紀50年代研制出了今天人們常見的履帶式全液壓挖掘機。挖掘機最重要的三個參數:整車重量(質量),發動機功率和鏟斗斗容。1951年,第一臺全液壓反鏟挖掘機由位于法國的Poclain(波克蘭)工廠推出,從而在挖掘機的技術發展領域開創了全新空間。

液壓挖掘機作業與行駛中的技術要求:1)挖掘機作業時禁止任何人上、下挖掘機和傳遞物品,不準邊作業邊保養、;不要隨意調整發動機(調速器)以及液壓系統、電控系統;要注意選擇和創造合理的作業面,嚴禁掏洞挖掘。2)挖掘機卸料時應待自卸車停穩后進行;卸料時在不碰撞自卸車任何部位的情況下,應晝降低鏟斗高度;禁鏟斗從自卸車駕駛室上方越過。3)禁止利用鏟斗擊碎堅固物體;如遇到較大石塊或堅硬物體時,應先清除后繼續作業;禁止挖掘示經爆破的5級以上的巖石。4)禁止將挖掘機布置在上、下兩個挖掘段內同時作業;挖掘機在工作面內移動時應先平整地面,并清除通道內的障礙物。5)禁止用鏟斗油缸全伸出方法頂起挖掘機。鏟斗沒有離開地面時挖掘機不能作橫行行駛或回轉運動。6)禁止用挖掘機動臂橫向拖拉他物;液壓挖掘機不能用沖擊方法進行挖掘。7)挖掘機在作回轉運動時,不能對回轉手柄作相反方向的操作。8)駕駛員應時刻注意挖掘機的運轉情況,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檢查,并及時排除故障。9)在挖掘機作業、運行過程中,應經常檢查液壓油溫度是否正常。10)挖掘機運行中遇電線、交叉道、橋涵時,了解情況后再通過,必要時設專人指揮;挖掘機與高壓電線的距離不得少于5m;應盡可能避免倒退行走。11)挖掘機運行時其動臂應與行走機構平行,轉臺應鎖止,鏟斗離地面1m左右。下坡運行時應使用低速檔,禁止脫檔滑行。12)挖掘機行走路線應與邊坡、溝渠、基坑保持足夠距離,以保證安全;越過松軟地段時應使用低檔勻速行駛,必要時使用木板、石塊等予以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