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信息 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是鹽城教育品牌,開設有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一級消防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執業藥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推出“網絡+面授+智能題庫”的融合式教學和“講師授課+助教答疑”的雙師課堂。
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針對想要通過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的學員開設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課程,為學員提供多種班型,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服務,滿足學員全方位的學習需要,面授+網課的形式,學習更加靈活便捷,學員享受充分的自主性。
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互聯網教學、面授教學、融合式教學、學習平臺及應用研發、圖書教材出版發行于一體的大型知識服務實體。
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設了近300家直營分校,1000余名行業優選專業課程研發人員及老師,是一家專注于建工、消安、醫衛、教師、財經領域輔導培訓的綜合性教育服務機構。
管道對口焊縫上不得開口焊接支管,焊口不得安裝在支吊架位置上。
現場檢查時可以用小刀輕刮箱體內外表面圖層,查看是否經過防腐處理。此外,目測消火栓箱箱門正面,應以直觀、醒目、勻整的字體標注“消火栓”字樣,且字體高不得小于100mm,寬不得小于80mm。
(2)器材的配置和性能。按照室內消火栓箱的產品檢驗報告,箱內消防器材的配置應該與報告一致,且消火栓箱內配置的消防器材(水槍、水帶等)應符合各產品現場檢查的要求。
(3)箱門。消火栓箱應設置門鎖或箱門關緊裝置。設置門鎖的消火栓箱,除箱門安裝玻璃以及能被擊碎的透明材料外,均應設置箱門緊急開啟的手動機構,以保證在沒有鑰匙的情況下開啟靈活、可靠,且箱門開啟角度不得小于160°,并無卡阻現象。
(4)水帶安置。卷盤式消火栓箱的水帶盤從掛臂上取出應無卡阻。
(5)材料。室內消火栓箱刮開箱體涂層,使用千分尺進行測量,箱體應使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薄鋼板或鋁合金材料制造,箱門玻璃厚度不小于4mm。
四、消防水帶、消防水槍、消防接口
(一)消防水帶的分類
(1)按其襯里材料可分為橡膠襯里消防水帶、乳膠襯里消防水帶、聚氨酯(TPU)襯里消防水帶、PVC襯里消防水帶和消防軟管。
(2)按其承壓可分為08MPa、1.0MPa、1.3MPa、1.6MPa、2.0MPa、2.5MPa工作壓力的消防水帶。
(3)按其內口徑可分為內口徑25mm、50mm、65mm、80mm、100mm、125mm、150mm、300mm的消防水帶。
(4)按其使用功能可分為通用消防水帶、消防濕水帶、抗靜電消防水帶、A類泡沫專用水帶、水幕水帶。
(5)按其結構可分為單層編織消防水帶、雙層編織消防水帶、內外涂層消防水帶。
(6)按其編織層編織方式可分為平紋消防水帶、斜紋消防水帶。
(二)消防水帶的檢查
(1)產品標識。對照消防水帶的3C認證型式檢驗報告,看該產品名稱、型號、規格是否一致。
11、完全燃燒產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氣)、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氣)等。
12、不完全燃燒產物指CO、NH3、醇類、醛類、醚類等。
13、揮發性金屬的沸點一般低于其氧化物的熔點(鉀除外),不揮發金屬其氧化物的熔點低于金屬沸點。
14、燃燒產物危害:毒性和減光性,通?梢姽獠ㄩLλ為0.4~0.7μm,一般火災煙氣中的煙粒子粒徑d為幾μm到幾十μm,由于d>2λ,煙粒子對可見光是不透明的。
15、A類火災:固體物質火災;B類火災:液體或可熔化固體物質火災。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瀝青、石蠟火災等;C類火災:氣體火災;D類火災:金屬火災;E類火災:帶電火災;F類火災:烹飪器具內的烹飪物(如動植物油脂)火災。
直升機停機坪。
對于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高層建筑,建筑中部需設置避難層,當建筑某樓層著火導致人員難以向下疏散時,往往需到達上一避難層或屋面等待救援,此時僅靠消防救援人員利用云梯車或地面登高施救條件有限,利用直升機營救被困于屋頂的避難者就比較快捷。
一、直升機停機坪的設置范圍
建筑高度大于100m且標準層建筑面積大于2000m2的公共建筑,其屋頂宜設置直升機停機坪或供直升機救助的設施。
二、直升機停機坪的設置要求
(一)起降區
(1)起降區面積的大小。當采用圓形與方形平面的停機坪時,其直徑或邊長尺寸應大于或等于直升機機翼直徑的1.5倍;當采用矩形平面時,其短邊尺寸大于或等于直升機機翼的長度。
(2)起降區場地的耐壓強度。由直升機的動荷載、靜荷載以及起落架的構造形式決定,同時考慮沖擊荷載的影響,以防直升機降落控制不良,導致建筑物破壞。通常,按所承受集中荷載不大于直升機總重的75%考慮。
(3)起降區的標志。停機坪四周應設置航空障礙燈,并應設置應急照明。特別是當一幢大樓的屋頂層局部為停機坪時,設置停機坪標志尤為重要。停機坪起降區常用符號“H”表示。
(二)設置待救區與出口
設置待救區,以容納疏散到屋頂停機坪的避難人員。用鋼制柵欄等與直升機起降區分隔,防止避難人員涌至直升機處,延誤營救時間或造成事故。待救區應設置不少于2個通向停機坪的出口,每個出口的寬度不宜小于0.9m,其門應向疏散方向開啟。
(三)夜間照明
停機坪四周應設置航空障礙燈,并應設置應急照明,以保障夜間的起降。
(四)設置滅火設備
在停機坪的適當位置應設置消火栓,用于撲救避難人員攜帶的火種以及直升機可能發生的火災。
有電加熱器時,電加熱器的開關和電源開關應與風機的起停聯鎖控制,以防止通風機已停止工作,而電加熱器仍繼續加熱導致過熱起火。電加熱器前后各08m范圍內的風管和穿過有高溫、火源等容易起火房間的風管,均必須采用不燃保溫材料,以防電加熱器過熱引起火災。
(11)燃油、燃氣鍋爐房在使用過程中存在逸漏或揮發的可燃性氣體,要在燃油、燃氣鍋爐房內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使逸漏或揮發的可燃性氣體與空氣混合氣體的濃度能很快稀釋到爆炸下限值的25%以下。
建筑內部裝修中,對某些部位裝修材料的防火要求具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對這些具有共性的方面提出通用性技術要求。
一、消防控制室
消防控制室的頂棚和墻面應用A級裝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裝修應使用不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
二、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
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頂棚、墻面不應采用影響人員安全疏散的鏡面反光材料。
照明燈具的設置要求
(1)在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氣體混合物的場所和連續出現或長期出現爆炸性粉塵混合物的場所選用定型照明燈具有困難時,可將開啟型照明燈具做成嵌墻式壁龕燈,檢修門應向墻外開啟,并保證通風良好;向室內照射的一面應有雙層玻璃嚴密封閉,其中至少有一層必須是高強度玻璃,安裝位置不應設在門、窗及排風口的正上方,距門框、窗框的水平距離不應小于3m距排風口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m。
(2)照明與動力合用一電源時,應有各自的分支回路,所有照明線路均應有短路保護裝置。配電盤盤后接線要盡量減少接頭,接頭應采用錫釬焊焊接并應用絕緣布包好,金屬盤面還應有良好接地。
(3)照明電壓一般采用220V。攜帶式照明燈具(俗稱行燈)的供電電壓不應超過36V;如在金屬容器內及特別潮濕場所內作業,行燈電壓不得超過12V。36V以下照明供電變壓器嚴禁使用自耦變壓器。
(4)36V以下和220V以上的電源插座應有明顯區別,低壓插頭應無法插入較高電壓的插座內。
(5)每一照明單相分支回路的電流不宜超過16A,所接光源數不宜超過25個;連接建筑組合燈具時,回路電流不宜超過25A,光源數不宜超過60個;連接高強度氣體放電燈的單相分支回路的電流不應超過30A。
(6)插座不宜和照明燈接在同一分支回路上。
(7)各種零件必須符合電壓、電流等級,不得過電壓、過電流使用。
(8)明裝吸頂燈具采用木制底臺時,應在燈具與底臺中間鋪墊石板或石棉布。附帶鎮流器的各式熒光吸頂燈,應在燈具與可燃材料之間加墊瓷夾板隔熱,禁止直接安裝在可燃吊頂上。
(9)可燃吊頂上所有暗裝、明裝燈具、舞臺暗裝彩燈、舞池腳燈的電源導線,均應穿鋼管敷設。
(10)舞臺暗裝彩燈泡、舞池腳燈彩燈燈泡的功率一般在40W以下,最大不應超過60W。彩燈之間導線應焊接,所有導線不應與可燃材料接觸。
消防設施調試負責人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調試前,調試單位按照各消防設施的調試需求,編制相應的調試方案,確定調試程序,并按照程序開展調試工作;調試結束后,調試單位提供完整的調試資料和調試報告。
電氣照明是現代照明的主要方式,電氣照明往往伴隨著大量的熱和高溫,如果安裝或使用不當,極易引發火災事故。
消防設施調試負責人由專業技術人員擔任。調試前,調試單位按照各消防設施的調試需求,編制相應的調試方案,確定調試程序,并按照程序開展調試工作;調試結束后,調試單位提供完整的調試資料和調試報告。
管網安裝完畢后,應對其進行強度試驗、沖洗和嚴密性試驗。
消防設計文件包括消防設施設計施工圖(平面圖、系統圖、施工詳圖、設備表、材料表等)圖樣以及設計說明等;其他技術資料主要包括消防設施產品明細表,主要組件安裝使用說明書及施工技術要求,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等符合市場準入制度的有效證明文件和產品出廠合格證書,工程質量管理、檢驗制度等。
(二)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為確保施工質量,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檢驗制度,施工現場配備必要的施工技術標準。消防設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應按照下列要求組織實施
(1)對到場的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進行現場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2)各工序按照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進行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3)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交接時,應進行檢驗認可,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消防設施安裝完畢,施工單位按照相關專業調試規定進行調試。
(5)調試結束后,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供質量控制資料和各類消防設施施工過程質量檢查記錄。
(6)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人員對消防設施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檢查,施工過程質量檢查記錄按照各消防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填寫
(7)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資料按照相關消防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填寫、整理。
(三)產品及施工安裝質量問題處理
經消防設施現場檢查、技術檢測、竣工驗收,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或者施工安裝質量問題,不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相關消防技術標準規定的,按照下列要求進行處理:
(1)更換相關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進行施工返工處理,重新組織產品現場檢查、技術檢測或者竣工驗收。
(2)返修處理,能夠滿足相關標準規定和使用要求的,按照經批準的處理技術方案和協議文件,重新組織現場檢查、技術檢測或者竣工驗收。
(3)返修或者更換相關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的,經重新組織現場檢查、技術檢測、竣工驗收,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判定為現場檢查、技術檢測、竣工驗收不合格。
(4)未經現場檢查合格的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不得用于施工安裝;消防設施未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其建設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建筑物內的通風和空調系統給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創造了舒適的環境條件,但如系統設計不當,不僅設備本身存在火險隱患,而且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管道還將成為火災在建筑物內蔓延傳播的重要途徑。由于這類管道縱橫交錯貫穿于建筑物中,火災由此蔓延的后果極為嚴重。在散發可燃氣體、可燃蒸氣和粉塵的廠房內,加強通風,及時排除空氣中的可燃有害物質,是一項很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
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設計應按《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以及《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范》(GB500672014)的有關規定執行。
一、通風、空調系統的防火防爆要求
(1)甲、乙類生產廠房中排出的空氣不應循環使用,以防止排出的含有可燃物質的空氣重新進人廠房,增加火災危險性。丙類生產廠房中排出的空氣,如含有燃燒或爆炸危險的粉塵、纖維(如棉、毛、麻等),易造成火災的迅速蔓延,應在通風機前設濾塵器對空氣進行凈化處理,并應使空氣中的含塵濃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之后,再循環使用。
(2)甲、乙類生產廠房用的送風和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同一通風機房內,且其排風設備也不應和其他房間的送、排風設備布置在一起。因為甲、乙類生產廠房排出的空氣中常含有可燃氣體、蒸氣和粉塵,如果將排風設備或送風設備與其他房間的送、排風設備布置在一起,一旦發生設備事故或起火爆炸事故,這些可燃物質就會沿著管道迅速傳播,擴大災害損失。
(3)廠房內有爆炸危險的場所的排風管道,嚴禁穿過防火墻和有爆炸危險的房間隔墻等防火分隔物,以防止火災通過排風管道蔓延擴大到建筑的其他部分。
(4)民用建筑內存放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質的房間(如容易放出可燃氣體氫氣的蓄電池室、存放使用甲類液體的小型零配件庫房、電影放映室、化學實驗室、化驗室、易燃化學藥品庫等),設置排風設備時應采用獨立的排風系統,且其空氣不應循環使用,以防止易燃易爆物質或發生的火災通過風道擴散到其他房間。此外,其排風系統所排出的氣體應通向安全地點進行泄放。
(5)通風和空氣調節系統的管道布置,橫向宜按防火分區設置,豎向不宜超過5層,以構成一個完整的建筑防火體系,防止和控制火災的橫向、豎向蔓延。當管道在防火分隔處設置防止回流設施或防火閥,且建筑的各層設有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能有效地控制火災蔓延時,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穿過樓層的垂直風管要求設在管井內,常見防止回流的措施如下
1)增加各層垂直排風支管的高度,使各層排風支管穿越兩層樓板;
2)排風總豎管直通屋面,小的排風支管分層與總豎管連通;
3)將排風支管順氣流方向插入豎風道,且支管到支管出口的高度不小于600mm;
4)在支管上安裝止回閥。
(6)排除含有比空氣輕的可燃氣體與空氣的混合物時,其排風管道應順氣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設,以防在管道內局部積聚而形成有爆炸危險的高濃度氣體。
(7)排風口設置的位置應根據可燃氣體、蒸氣的密度不同而有所區別。比空氣輕者,應設在房間的頂部;比空氣重者,則應設在房間的下部,以利于及時排出易燃易爆氣體。進風口的位置應布置在上風方向,并盡可能遠離排氣口,保證吸入的新鮮空氣中不再含有從房間排出的易燃易爆氣體或物質。
(8)可燃氣體管道和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不應穿過通風管道和通風機房,也不應沿通風管道的外壁敷設,以防甲、乙、丙類液體管道一旦發生火災事故火情沿著通風管道蔓延擴散。
(9)含有燃燒和爆炸危險粉塵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先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進行凈化處理,以防濃度較高的爆炸危險粉塵直接進入排風機,遇到火花發生事故;或者在排風管道內逐漸沉積下來自燃起火和助長火勢蔓延。
(10)處理有爆炸危險粉塵的排風機、除塵器應與其他一般風機、除塵器分開設置,且應按單一粉塵分組布置,這是因為不同性質的粉塵在一個系統中,容易發生火災爆炸事故。例如,硫黃與過氧化鉛、氯酸鹽的混合物能發生爆炸;炭黑混人氧化劑自燃點會降低。
(11)凈化有爆炸危險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宜布置在廠房之外的獨立建筑內,且與所屬廠房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10m,以免粉塵一旦爆炸波及廠房擴大災害損失。符合下列條件之一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可布置在廠房的單獨房間內,但應采用耐火極限分別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樓板與其他部位分隔。
1)有連續清塵設備的除塵器和過濾器。
2)風量不超過15000mh,且集塵斗的儲塵量小于60kg的定期清灰的除塵器和過濾器。
(12)含有爆炸危險的粉塵和碎屑的除塵器、過濾器和管道,均應設有泄壓裝置,以防發生爆炸造成更大的損害。凈化有爆炸危險的粉塵的干式除塵器和過濾器,應布置在系統的負壓段上,以避免其在正壓段上漏風而引起事故。
(13)甲、乙、丙類生產廠房的送、排風管道宜分層設置,以防止火災從起火層通過管道向相鄰層蔓延擴散。但進入廠房的水平或垂直送風管設有防火閥時,各層的水平或垂直送風管可合用一個送風系統。
(14)排除有燃燒、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管道應采用易于導除靜電的金屬管道,應明裝不應暗敷,不得穿越其他房間,且應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處,盡量遠離明火和人員通過或停留的地方,以防止管道滲漏發生事故時造成更大影響。
(15)通風管道不宜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和不燃性樓板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須穿過時,應在穿過處設防火閥,在防火墻兩側各2m范圍內的風管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并在穿過處的空隙用不燃材料填塞,以防火災蔓延。有爆炸危險的廠房,其排風管道不應穿過防火墻和車間隔墻。
二、通風、空調系統防火防爆設計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人民防空工程設計防火規范》(GB500982009)和《汽車庫、修車庫、停車場設計防火規范》(GB50067-2014)的有關規定,建筑的通風、空調系統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空氣中含有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質的房間,其送、排風系統應采用防爆型的通風設備和不會產生火花的材料(如可用有色金屬制造的風機葉片和防爆電動機)。當送風機布置在單獨分隔的通風機房內,且送風干管上設置防止回流設施時,可采用普通型通風設備。
(2)含有易燃易爆粉塵(碎屑)的空氣,在進入排風機前應采用不產生火花的除塵器進行處理,以防止除塵器工作過程中產生火花引起粉塵、碎屑燃燒或爆炸。對于遇濕可能爆炸的粉塵(如碳化鈣、鋅粉、鋁鎂合金粉等),嚴禁采用濕式除塵器。
(3)排除、輸送有燃燒、爆炸危險的氣體、蒸氣和粉塵的排風系統,應采用不燃材料并設有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其排風設備不應布置在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內,以防止有爆炸危險的蒸氣和粉塵等物質的積聚。
(4)排除、輸送溫度超過80℃的空氣或其他氣體以及容易起火的碎屑的管道,與可燃或難燃物體之間應保持不小于150mm的間隙,或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的不燃材料隔熱,以防止填塞物與構件因受這些溫管道的影響而導致火災。當管道互為上下布置時,表面溫度較高者應布置在上面。
(5)下列任何一種情況下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的送、回風管道上應設置防火閥:
1)送、回風總管穿越防火分區的隔墻處,主要防止防火分區或不同防火單元之間的火災蔓延擴散
2)穿越通風、空氣調節機房及重要的房間(如重要的會議室、貴賓休息室、多功能廳、貴重物品間等)或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如易燃物品實驗室、易燃物品倉庫等)隔墻及樓板處的送、回風管道,以防機房的火災通過風管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房間,或者防止火災危險性大的房間發生火災時經通風管道蔓延到機房或其他部位。
3)多層建筑和高層建筑垂直風管與每層水平風管交接處的水平管段上,以防火災穿過樓板蔓延擴大。但當建筑內每個防火分區的通風、空氣調節系統均獨立設置時,該防火分區內的水平風管與垂直總管的交接處可不設置防火閥。
4)在穿越變形縫的兩側風管上各設一個防火閥,以使防火閥在一定時間內達到耐火完整性和耐火穩定性要求,起到有效隔煙阻火的作用。
(6)防火閥的設置應符合下列規定:
1)有熔斷器的防火閥,其動作溫度宜為70℃。
2)防火閥宜靠近防火分隔處設置。
3)防火閿安裝時,可明裝也可暗裝。當防火閥暗裝時,應在安裝部位設置方便檢修的檢修口。
4)為保證防火閣能在火災條件下發揮作用,穿過防火墻兩側各2m范圍內的風管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且具備足夠的剛性和抗變形能力,穿越處的空隙應用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嚴密填實
5)防火閥、排煙防火閥的基本分類見表2-9-1。
消火栓箱體安裝在輕體隔墻上應有加固措施。
2)單向閥的流向指示箭頭,指向介質流動方向。
(二)閥驅動裝置的安裝
氣動驅動裝置管道安裝規定:
1)豎直管道在始端和終端設支架或管卡固定:
2)水平管道用管卡固定,間距不大于0.6m,轉彎處增設1個。
“注冊消防工程師”,是指經考試取得相應級別注冊消防工程師資格證書,并依法注冊后,從事消防技術咨詢、消防安全評估、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安全技術培訓、消防設施檢測、火災事故技術分析、消防設施維護、消防安全監測、消防安全檢查等消防安全技術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
省級公安機關消防機構應當結合實際,根據上款規定確定本地區二級注冊消防工程師的具體執業范圍。
消火栓支管要以栓閥的坐標、標高來定位,然后穩固消火栓箱,箱體找正穩固后再把栓閥安裝好,當栓閥側裝在箱內時應在箱門開啟的一側,箱門開關應靈活。
電力變壓器是根據電磁感應原理,以互感現象為基礎,將一定電壓的交流電能轉變為不同電壓交流電能的設備,按其冷卻介質不同又可分為干式變壓器和油浸式變壓器。
一、電力變壓器的火災危險性
電力變壓器是由鐵芯柱或鐵軛構成的一個完整閉合磁路,由絕緣銅線或鋁線制成線圈,形成變壓器的一次、二次繞組。除小容量的干式變壓器外,大多數變壓器都是油浸自然冷卻式,絕緣油起線圈間的絕緣和冷卻作用。變壓器中的絕緣油閃點約為135℃,易蒸發,同空氣混合能形成爆炸混合物。變壓器內部的絕緣襯墊和支架大多采用紙板、棉紗、布、木材等有機可燃物質組成,如1000kvA的變壓器大約用木材0.012m,用紙40kg,裝絕緣油1000kg。所以,一旦變壓器內部發生過載或短路,可燃的材料和油就會因高溫或電火花、電弧作用而分解、膨脹以致汽化,使變壓器內部壓力劇增。這時,可引起變壓器外殼爆炸,大量絕緣油噴出燃燒,又會進一步擴大火災危險。
二、電力變壓器的安全設置
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要求,電力變壓器的安全設置應符合以下要求:
(1)油浸變壓器室、高壓配電裝置室的耐火等級不應低于二級,其他防火設計應按《火力發電廠與變電站設計防火規范》(GB50229-2006)等規范的有關規定執行。
(2)油浸變壓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等用房宜獨立建造。當確有困難時可貼鄰民用建筑布置,但應采用防火墻隔開,且不應貼鄰人員密集場所。
(3)變、配電所不應設置在甲、乙類廠房內或貼鄰建造,且不應設置在爆炸性氣體、粉塵環境的危險區域內。供甲、乙類廠房專用的10kV及以下的變、配電站,當采用無門、窗、洞口的防火墻隔開時,可一面貼鄰建造,并應符合《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B50058-2014)等規范的有關規定。乙類廠房的配電所必須在防火墻上開窗時,應設置密封固定的甲級防火窗。
(4)多層民用建筑與單獨建造的變電站的防火間距,應符合《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規定。10kV及以下的預裝式變電站與民用建筑的防火間距不應小于3m。
(5)油浸電力變壓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等用房受條件限制必須布置在民用建筑內時,不應布置在人員密集場所的上一層、下一層或貼鄰,并應符合下列規定:
1)變壓器室應設置在首層或地下一層靠外墻部位。
2)變壓器室的門均應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墻開口部位的上方應設置寬度不小于1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檻墻。
3)變壓器室與其他部位之間應采用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隔墻和耐火極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樓板隔開。在隔墻和樓板上不應開設洞口,當必須在隔墻上開設門、窗時,應設置甲級防火門、窗。
4)變壓器室之間、變壓器室與配電室之間,應設置耐火極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墻。
5)油浸變壓器、多油開關室、高壓電容器室,應設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設施。油浸變壓器下面應設置能儲存變壓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儲油設施。
6)應設置火災報警裝置。
7)應設置與油浸變壓器、電容器和多油開關等的容量和建筑規模相適應的滅火設施。根據《建筑設計防火規范》(GB50016-2014,2018年版)的規定,單臺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廠礦企業油浸變壓器,單臺容量在90MVA及以上的電廠油浸變壓器,單臺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獨立變電站油浸變壓器,設置在高層民用建筑內、充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室均宜采用水噴霧滅火系統。設置在室內的油浸變壓器、充可燃油的高壓電容器和多油開關室,可采用細水霧滅火系統。
8)油浸變壓器的單臺容量不應大于630kVA,總容量不應大于1260kVA
三、電力變壓器本體的防火防爆措施
(1)防止變壓器過載運行。如果長期過載運行,會引起線圈發熱,使絕緣逐漸老化,造成匝間短路、相間短路或對地短路及油的分解。
(2)保證絕緣油質量。變壓器絕緣油在儲存、運輸或運行維護中,若油質量差或雜質、水分過多,會降低絕緣強度。當絕緣強度降低到一定值時,變壓器就會短路而引起電火花、電弧或出現危險溫度。因此,運行中變壓器應定期化驗油質,不合格的油應及時更換。
(3)防止變壓器鐵芯絕緣老化損壞。鐵芯絕緣老化或夾緊螺栓套管損壞,會使鐵芯產生很大的渦流,引起鐵芯長期發熱造成絕緣老化。
(4)防止檢修不慎破壞絕緣。變壓器檢修吊芯時,應注意保護線圈或絕緣套管,如果發現有擦破損傷,應及時處理。
(5)保證導線接觸良好。線圈內部接頭接觸不良,線圈之間的連接點、引至高低壓側套管的接點以及分接開關上各支點接觸不良,會產生局部過熱,破壞絕緣,發生短路或斷路。此時所產生的高溫電弧會使絕緣油分解,產生大量氣體,變壓器內壓力增大。當壓力超過瓦斯繼電器保護整定值而不跳閘時,會發生爆炸。
(6)防止雷擊。電力變壓器的電源一般通過架空線而來,而架空線很容易遭受雷擊,變壓器會因擊穿絕緣而燒毀。避雷器的接地線應與變壓器的低壓側中性點或中性點不接地的電力網中,中性點的擊穿熔斷器的接地端及油箱金屬外殼連在一起接地。
(7)短路保護要可靠。變壓器線圈或負載發生短路,變壓器將承受相當大的短路電流,如果保護系統失靈或保護整定值過大,就有可能燒毀變壓器。為此,必須安裝可靠的短路保護裝置。
(8)限制變壓器接地電阻。對于采用保護接零的低壓系統,變壓器低壓側中性點要直接接地,當三相負載不平衡時,零線上會出現電流。當這一電流過大而接觸電阻又較大時,接地點就會出現高溫,引燃周圍的可燃物質。容量在100kVA以下的變壓器接地電阻不應大于10Ω。
(9)防止超溫。變壓器運行時應監視溫度的變化。如果變壓器線圈導線是A級絕緣,其絕緣體以紙和棉紗為主,溫度的高低對絕緣和使用壽命的影響很大,溫度每升高8℃,絕緣壽命要減少50%左右。變壓器在正常溫度(90℃)下運行,壽命約為20年;若溫度升至105℃,則壽命為7年;溫度升至120℃,壽命僅為2年。所以變壓器運行時,一定要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冷卻,必要時可采取強制通風,以達到降低變壓器溫升的目的。
(10)變壓器室應配備相應的消防設施,如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等探測報警設備、二氧化碳或IG541等與油浸式變壓器容量相適應的自動滅火系統和應急照明系統。消防設施設備的線路可以考慮采用礦物絕緣類不燃性電纜、耐高溫、阻燃耐火電纜或其他耐火電纜,以滿足防火的要求。
(11)應經常對運行中的變壓器進行檢查、維護,包括變壓器的聲音、油面、接地、溫度表保護裝置、套管以及變壓器整體整潔等是否完好、正常,便于及早發現隱患及時處理。
3)備用品數量,不少于總數的1%,且每種不小于10個。
(三)報警閥組驗收檢查
水力警鈴噴嘴處壓力,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小于0.05Mpa;距水力警鈴3m處,聲強符合設計要求切且不小于70dB。
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采用線下面授和線上網絡相結合的模式,實行標準化教學服務管理,2018年在全國分校全面推廣融合式教學,將“錄播+直播+面授”進一步融合,同時,將融合式教學與智能技術相結合,采用三維實景和3D仿真模擬教學。
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成就您的未來。學一級消防工程師就來鹽城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
培訓咨詢電話:免費咨詢
課程標題:鹽城目前一級消防工程師哪個網校比較好
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請進入 優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