吊車的完全操作一:1 吊車工須正式培養訓練,考試合格、并持有起重設備安全操作證,方能獨立工作。未經專門培訓,未取得安全操作證者,不得單獨操作起重設備。2 開車前應對吊車進行全面認真檢查,各運轉部位、電氣部份、防護保險裝置必須完好可靠,如果控制器、制動器、限位器、電鈴、緊急開關等主要附件失靈,嚴禁吊運。3 吊車工必須聽從地面指揮,對任何人發出的緊急停車信號,都應立即執行。4 工作中控制器的使用應逐檔升級和減速,不得用倒車代替制動器、限位開關代停車、緊急開關代普通開關。5 運行中應將吊物走在安全通道上,遇有人時提前鳴鈴警告,嚴禁吊物在人頭上越過。吊、運物件的底部與地面不得超過1.5M。6 工作停歇時不得將起重物懸在空中停留。工作中應精神集中,兩手不得離開操作手柄,以便隨時停車。7 運行中如遇突然停電,必須將開關手柄放置到零位,起吊重物未放下時不得離開吊車。如遇電壓下降,應將吊物放下,停止運行。8 兩臺吊車起吊同一物件,要絕對服從指揮,做到步調一致。9 同軌道兩臺吊車相距應在3M以上,防止撞車。10 吊車運行時,不得有其他人在吊車上停留,吊車在工作中禁止任何人上下吊車。

起重機械,是指用于垂直升降或者垂直升降并水平移動重物的機電設備,其范圍規定為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0.5t的升降機;額定起重量大于或者等于1t,且提升高度大于或者等于2m的起重機和承重形式固定的電動葫蘆等。 通常起重機械由起升機構(使物品上下運動)、運行機構(使起重機械移動)、變幅機構和回轉機構(使物品作水平移動),再加上金屬機構,動力裝置,操縱控制及必要的輔助裝置組合而成。 雛形 :中國古代灌溉農田用的桔槔是臂架型起重機的雛形。14世紀,西歐出現了人力和畜力驅動的轉動臂架型起重機。19世紀前期,出現了橋式起重機;起重機的重要磨損件如軸、齒輪和吊具等開始采用金屬材料制造,并開始采用水力驅動。19世紀后期,蒸汽驅動的起重機逐漸取代了水力驅動的起重機。20世紀20年代開始,由于電氣工業和內燃機工業迅速發展,以電動機或內燃機為動力裝置的各種起重機基本形成。 起重機主要包括起升機構、運行機構、變幅機構、回轉機構和金屬結構等。起升機構是起重機的基本工作機構,大多是由吊掛系統和絞車組成,也有通過液壓系統升降重物的。運行機構用以縱向水平運移重物或調整起重機的工作位置,一般是由電動機、減速器、制動器和車輪組成。變幅機構只配備在臂架型起重機上,臂架仰起時幅度減小,俯下時幅度增大,分平衡變幅和非平衡變幅兩種。回轉機構用以使臂架回轉,是由驅動裝置和回轉支承裝置組成。金屬結構是起重機的骨架,主要承載件如橋架、臂架和門架可為箱形結構或桁架結構,也可為腹板結構,有的可用型鋼作為支承梁。

塔吊按起重機安裝方式不同,可分為能進行折疊運輸,自行整體架設的快速安裝塔式起重機和需借助輔機進行組拼和拆裝的塔式起重機。能自行架設的快裝式塔機都屬于中小型下回轉塔機,主要用于工期短,要求頻繁移動的低層建筑上,主要優點是能提高工作效率,節省安裝成本,省時省工省料,缺點是結構復雜,維修量大。 需經輔機拆裝的塔式起重機,主要用于中高層建筑及工作幅度大,起重量大的場所,是目前建筑工地上的主要機種。五、按有無塔尖的結構可分為平頭塔式起重機和尖頭塔式起重機。平頭塔式起重機是最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塔式起重機,其特點是在原自升式塔機的結構上取消了塔尖及其前后拉桿部分,增強了大臂和平衡臂的結構強度,大臂和平衡臂直接相連,其優點是:1、整機體積小,安裝便捷安全,降低運輸和倉儲成本;2、起重臂耐受性能好,受力均勻一致,對結構及連接部分損壞小;3、部件設計可標準化、模塊化、互換性強,減少設備閑臵,提高投資效益,其缺點是在同類型塔機中平頭塔機價格稍高。 4..塔式起重機(簡稱塔吊),在建筑施工中已經得到廣泛的應用,成為建筑安裝施工中不可缺少的建筑機械。由于塔吊的起重臂與塔身可成相互垂直的外形,故可把起重機靠近施工的建筑物安裝,塔吊的有效工作幅度優越于履帶、輪胎式起重機,其工作高度可達100~160m。塔吊優于其他起重機械,再加上其操作方便、變幅簡單等特點,是今后建筑業的起重、運輸、吊裝作業的主導機械。

在線咨詢: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