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弧焊道的收尾(收弧)動作不恰當,有可能會在焊縫的收尾處形成低于基本金屬的弧坑,容易出現裂縫。常見的收弧方法有:1.劃圓圈收尾法:適用于厚板焊接,對于薄板則有燒穿的危險。2.反復斷弧收尾法:當焊接到終點時,在弧坑作數次反復熄弧—引弧,直到填滿弧坑為止。此法適用于薄板焊接,但堿性焊條不宜用此法。3.回焊收尾法:當焊接到終點時,不熄弧而適當改變焊條角度,向反方向移動一下,然后拉斷電弧,堿性焊條宜用此法。下面簡要介紹幾種位置焊接的操作要領:一、平焊1)開始時,傾斜角適當增大,當溫度升高時傾斜角相應減少;2) 焊絲與焊炬的夾角保持在90°左右;3) 焊絲始終浸在熔池內,并不斷地攪拌熔池;4) 焊薄件時焊絲可作上下運動; 5) 結束時,焊炬慢慢堤起,縮小尾部熔池。 6)焊條直線速度不要過慢,否則容易造成熔渣過厚,看不清熔池,難于操作。

現在社會中,需要電焊的地方越來越多,而且對電焊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電焊是一種理論與實踐聯系非常緊密的技術。那么電焊技術有哪些操作技巧呢?電焊技術操作技巧:方法/步驟焊接就是通過加熱或加壓,或兩者并用,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焊件達到原子結合的一種加工方法。焊接與其他連接方法相比較具有節省金屬材料、減輕結構重量、簡化加工與裝配工序、接頭的致密性好、能承受高壓、易實現機械化和自動化生產、提高生產率和質量、改善勞動條件等一系列特點。想要做好電焊技術工作一定要不斷地學習焊接理論知識和不斷地進行操作實踐,二者不可偏廢。電焊技術操作技巧:基本原理:手工電弧焊的基本操作原理是,在一定焊接工藝參數下,焊工一邊仔細觀察,一邊有規律地運條,這是一個人為的有機整體活動過程,由于焊接過程的復雜性,運條很大程度上依賴于觀察,這也是這項技能的顯著特征。總的來說,就是觀察金屬表面被電弧熔化所形成的一個液態金屬區域,雖然它的面積和體積很小,人們卻都叫它“熔池”。正是它,包含了焊接冶金過程及焊接操作過程許許多多的原理和奧妙,因此對于電弧焊技能,學會觀察熔池對于我們顯得尤為迫切和重要,即我們要不斷地培養和提高“熔池觀察能力”。

氣割工藝 (1) 氣割工藝的選擇 1) 切割氧的壓力 切割氧的壓力隨著切割件的厚度和割嘴的孔徑增大而增大。 2) 氣割速度 割件愈厚,氣割速度愈慢,氣割速度是否得當,通常根據割縫的后拖量來判斷。 3) 預熱火焰的能率 它與割件厚度有關,它常與氣割速度綜合考慮。 4) 割嘴與割件間的傾角 傾角的大小由割件的厚度來定,選擇不當,氣割速度不能提高,反之使氣割困難。 5) 割嘴離割件間的距離 應根據預熱火焰的長度及割件的厚度來決定。通常離割件表面距離保持在3mm~5mm之內,可使加熱條件最好。 (2) 操作技術 1) 氣割前的準備 檢查設備、場地是否符合安全生產要求,墊高割件,清除割縫表面氧化皮 和污垢,按圖劃線放樣,選擇割炬及割嘴,試割等。 2) 操作 ○ 1起割 先預熱起割點至燃燒溫度,緩慢開啟氧,當看到有鐵水被氧吹動時,可加大切割氧至割件被割穿。則可按割件厚度靈活掌握切割速度,沿割線切割。 ○ 2切割 切割過程中割嘴沿氣割方向應后化20°~30°,保持焰芯距割件表面及切割速度。切割長縫時應在每割長300mm~500mm割縫后,及時移動操作位置。 ○ 3終端的切割 割嘴應向切割方向后傾一定角度,使割件下部先割穿,并注意余料下落位置,然后將割件全部割斷,使收尾割縫平整。先關閉切割氧,抬起割炬,再關閉乙炔,最后關閉預熱氧。 ○ 4收工 當切割工作完工時,應關閉氧與乙炔瓶閥,松開減壓閥調節螺釘,放出膠管內的余氣。卸下減壓閥。收起割炬及膠管,清掃場地。

(撥打免費)
點擊交談

在線咨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