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陽華龍區一級消防工程師班怎么樣
濮陽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針對想要通過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的學員開設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課程,為學員提供多種班型,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服務,滿足學員全方位的學習需要,面授+網課的形式,學習更加靈活便捷,學員享受充分的自主性。
不同管徑的管道焊接,連接時如兩管徑相差不超過小管徑的15%,可將大管端部縮口與小管對焊。如果兩管相差超過小管徑的15%,應采用變徑管件焊接。
16、按照火災事故所造成的災害損失程度分類:
(1)特別重大火災: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傷,或者1億元以上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2)重大火災: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傷,或者5000萬元以上1億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3)較大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上5000萬元以下直接財產損失的火災;
(4)一般火災: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傷,或者1000萬元以下直接產損失的火災。
注:“以上”包括本數,“以下”不包括本數。
17、火災發生的常見原因:電氣、吸煙、生活用火不慎、生產作業不慎、設備故障、玩火、放火、雷擊。
18、熱量傳遞3種方式:熱傳導、熱對流、熱輻射。
19、煙氣流動的驅動力包括室內外溫差引起的煙囪效應,外界風的作用、通風空調系統的影響等。
20、火災初起時,煙氣在水平方向擴散的速度為0.3m/s,燃燒猛烈時,煙氣擴散的速度可達0.5~3.0m/s;煙氣順樓梯間或其它豎向孔道擴散的速度可達3.0~4.0m/s。而人在平地行走的速度約為1.5~2.0m/s,上樓梯時的速度約為0.5m/s,人上樓的速度大大低于煙氣的垂直方向流動速度。因此,當樓房著火時,如果人往樓上跑是有危險的。
供暖系統
防火檢中,通過對供暖方式的選擇、供暖管道的敷設、供暖管道和設備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等開展現場檢查,并實地測量散熱器表面溫度,核實供暖系統的設置是否滿足現行國家工程建設消防技術標準的要求。
(一)檢查內容
1.供暖方式的選擇
對一些容易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廠房,須檢其供暖系統是否采用不循環使用的熱風采暖常見容易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廠房主要有:
(1)生產過程中散發的可燃氣體、蒸氣、粉塵、纖維與供暖管道、散熱器表面接觸,雖然供暖溫度不高,也可能引起燃燒的廠房,例如,散發二硫化碳氣體、黃磷蒸氣及其粉塵的廠房。
(2)生產過程中散發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氣的作用,能引起自燃和爆炸的廠房,例如,生產和加工鉀、鈉、鈣等物質的廠房。
(3)生產過程中散發的粉塵受到水、水蒸氣的作用,能產生爆炸性氣體的廠房,例如,電石、碳化鋁、氫化鉀、氫化鈉、硼氫化鈉等釋放出的可燃氣體的廠房。
2.供暖管道的敷設
供暖管道不得穿過存在與供暖管道接觸能引起燃燒或爆炸的氣體、蒸氣或粉塵的房間,必須穿過時,應采用不燃材料隔熱。同時,供暖管道與可燃物之間保持的距離應滿足以下要求:
當供暖管道的表面溫度大于100℃時,兩者距離不應小于100mm或用不燃材料隔熱;當供暖管道的表面溫度不大于100℃時,兩者距離不應小于50mm或采用不燃材料隔熱
3.供暖管道和設備絕熱材料的燃燒性能對于甲、乙類廠房(倉庫),建筑內供暖管道和設備的絕熱材料應采用不燃材料。
4.散熱器表面的溫度
在散發可燃粉塵、纖維的廠房內,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得超過82.5℃。輸煤廊的散熱器表面平均溫度不得超過130℃C
(二)檢查方法
通過閱消防設計文件,供暖系統設備清單,供暖系統隔熱、絕熱材料的產品質量證明文件及相關材料,了解建筑使用性質是否有爆炸危險性,核實產品質量證明文件與消防設計文件的一致性,并實地測量散熱器表面溫度。
消防車道的設置應根據當地專業消防救援力量使用的消防車輛的外形尺寸、載重、轉彎半徑等消防車技術參數,以及建筑物的體量大小、周圍通行條件等因素確定。
一、消防車道設置要求
(一)環形消防車道
(1)高度高、體量大、功能復雜、撲救困難的建筑應設環形消防車道。高層民用建筑,超過300個座位的體育館,超過2000個座位的會堂,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商店建筑、展覽建筑等單、多層公共建筑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可沿建筑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對于高層住宅建筑和山坡地或河道邊臨空建造的高層民用建筑,可沿建筑的一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但該長邊所在建筑立面應為消防車登高操作面。
照明器具包括室內各類照明及藝術裝飾用的燈具,如各種室內照明燈具、鎮流器、輝光啟輝器等。常用的照明燈具有白熾燈、熒光燈、高壓汞燈、高壓鈉燈、鹵鎢燈和霓虹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應從燈具選型、安裝、使用上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電氣照明燈具的選型
燈具的選型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規定,既要滿足使用功能和照明質量的要求,又要滿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1)有腐蝕性氣體及特別潮濕的場所,應采用密閉型燈具,燈具的各種部件還應進行防腐處理。
(2)潮濕的廠房內和戶外可采用封閉型燈具,也可采用有防水燈座的開啟型燈具。
(3)可能直接受外來機械損傷的場所以及移動式和攜帶式燈具,應采用有保護網(罩)的燈具。
(4)振動場所(如有鍛錘、空壓機、橋式起重機等)的燈具應具有防振措施(如采用吊鏈等軟性連接)。
(5)人防工程內的潮濕場所應采用防潮型燈具;柴油發電機房的儲油間、蓄電池室等房間應采用密閉型燈具;可燃物品庫房不應設置鹵鎢燈等高溫照明燈具。
(6)爆炸危險環境燈具的選型應符合《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CB50058--2014)的規定。
57、消防疏散照明應應用于按規定應設封閉樓梯間或防煙樓梯間建筑的疏散走道。
58、消防應急疏散照明,其最低照度走道不應低于1.0lx,人員面積場所、避難層(間)不應低于3.0lx,病房樓或手術部的避難間不應低于10.0lx;避難走道、前室等不應低于5.0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柴油發電機房等消防設備用房的備用照明應不低于正常照明的照度。
59、散指示標志應設置在安全出口或疏散門的正上方;應設置疏散走道及其轉角處距地面高度1m以下的墻面上,走道上的指示標志間距不應大于20m,袋形走道不應大于10m,轉角處不應大于1.0m。
60、建筑高度小于27m的住宅建筑的樓梯等公共部位可不設置消防應急照明,建筑高度小于54m的住宅建筑的樓梯等公共部位可不設置散指示標志。
管井的消防立管安裝采用從下至上的安裝方法,即管道從管井底部逐層駁接安裝,直至立管全部安裝完,并且固定至各層支架上。
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
(3)在穿過建筑物或進入建筑物內院的消防車道兩側,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安全疏散的設施。
(三)盡頭式消防車道
當建筑和場所的周邊受地形環境條件限制,難以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或與其他道路連通的消防車道時,可設置盡頭式消防車道。
(四)消防水源地消防車道
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邊緣距離取水點不宜大于2m。
二、消防車道技術要求
(一)消防車道的凈寬和凈高
消防車道一般按單行線考慮,為便于消防車順利通過,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
(二)消防車道的荷載
輕、中系列消防車最大總質量不超過11t,重系列消防車其總質量為15~50t。作為車道,不管是市政道路還是小區道路,一般都應能滿足大型消防車的通行。消防車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場地及消防車道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且應考慮建筑物的高度、規模及當地消防車的實際參數。
(三)消防車道的最小轉彎半徑
車道轉彎處應考慮消防車的最小轉彎半徑,以便于消防車順利通行。消防車的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消防車回轉時消防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目前,我國消防車的轉彎半徑為:普通消防車9m,登高車12m,一些特種車輛16~20m。因此,彎道外側需要保留定的空間,保證消防車緊急通行。停車場或其他設施不能侵占消防車道的寬度,以免影響撲救工作。
(四)消防車道的回車場
盡頭式消防車道應根據消防車輛的回轉需要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2m×12m;對于高層建筑,回車場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
(五)消防車道的間距
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在150m左右,按規定一般設在城市道路兩旁,故消防車道的間距應為160m。
2020年一消綜合能力章節預習知識點:氣體滅火系統安裝。
照明器具包括室內各類照明及藝術裝飾用的燈具,如各種室內照明燈具、鎮流器、輝光啟輝器等。常用的照明燈具有白熾燈、熒光燈、高壓汞燈、高壓鈉燈、鹵鎢燈和霓虹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應從燈具選型、安裝、使用上采取相應的措施。
(一)電氣照明燈具的選型
燈具的選型應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的規定,既要滿足使用功能和照明質量的要求,又要滿足防火安全的要求。
(1)有腐蝕性氣體及特別潮濕的場所,應采用密閉型燈具,燈具的各種部件還應進行防腐處理。
(2)潮濕的廠房內和戶外可采用封閉型燈具,也可采用有防水燈座的開啟型燈具。
(3)可能直接受外來機械損傷的場所以及移動式和攜帶式燈具,應采用有保護網(罩)的燈具。
(4)振動場所(如有鍛錘、空壓機、橋式起重機等)的燈具應具有防振措施(如采用吊鏈等軟性連接)。
(5)人防工程內的潮濕場所應采用防潮型燈具;柴油發電機房的儲油間、蓄電池室等房間應采用密閉型燈具;可燃物品庫房不應設置鹵鎢燈等高溫照明燈具。
(6)爆炸危險環境燈具的選型應符合《爆炸危險環境電力裝置設計規范》(GCB50058--2014)的規定。
除此以外,一些其他器材和工具也能夠起到滅火和輔助逃生等作用,如防毒面具、消防手電、消防繩、消防沙、蓄水缸等。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門廳的頂棚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其他裝修應采用不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門廳,其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無自然采光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
三、擋煙垂壁
擋煙垂壁的作用主要是減緩煙氣擴散的速度,提高防煙分區蓄煙以及排煙口的排煙效果。
消火栓系統施工安裝前,按照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要求,需要對系統組件、管件及其他設備、材料進行現場檢(檢驗),不合格的組件、管件、設備、材料不得使用。
一、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安裝在室外,是專門用于滅火取水的裝置。
(一)室外消火栓的分類
(1)按其安裝場合可分為地上式和地下式兩種,地上式又分為濕式和干式。地上濕式室外消火栓適用于氣溫較高的地區,地上干式室外消火栓和地下式室外消火栓適用于氣溫較寒冷的地區。
(2)按消火栓的進水口與城市自來水管網的連接方式可分為承插式和法蘭式兩種。
(3)按其進水口的公稱通徑可分為100mm和150mm兩種。進水口公稱通徑為100mm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應選用規格為100mm的消防接口,水帶出水口應選用規格為65mm的消防接口。進水口公稱通徑為150mm的消火栓,其吸水管出水口應選用規格為150mm的消火栓接口,水帶出水口應選用規格為80mm的消防接口。
(4)按其公稱壓力可分為10MPa和16MPa兩種。其中承插式的消火栓為1.0MPa,法蘭式的消火栓為1.6MPa
(5)按其用途可分為普通型和特殊型。特殊型又有泡沫型、防撞型、調壓型、減壓穩壓型之分。
(二)室外消火栓的檢查
(1)產品標識。目測,對照產品的檢驗報告,合格的室外消火栓應在閥體或閥蓋上鑄出型號、規格和商標且應與檢驗報告描述一致,如發現不一致的,則一致性檢不合格。
(2)消防接口。用小刀輕刮外螺紋固定接口和吸水管接口,目測外螺紋固定接口和吸水管接口的本體材料應由銅質材料或不銹鋼材料制造。不合格消火栓外螺紋固定接口和吸水管接口的本體材料為鐵或鍍銅。
(3)排放余水裝置。目測,室外消火栓應有自動排放余水裝置。
(4)材料。打開室外消火栓,目測,栓閥座應用鑄造銅合金制作,閥桿螺母材料性能應不低于黃銅。
二、室內消火栓
(一)室內消火栓的分類
(1)按其出水囗型式可分為單出口室內消火栓和雙出口室內消火栓。目前,雙出口室內消火栓已基本淘汰,不建議采用。
(2)按其栓閥數量可分為單栓閥(以下簡稱單閥)室內消火栓和雙栓閥(以下簡稱雙閥)室內消火栓。
(3)按其結構型式可分為直角出口型室內消火栓、45°出口型室內消火栓、旋轉型室內消火栓、減壓型室內消火栓、旋轉減壓型室內消火栓、減壓穩壓型室內消火栓、旋轉減壓穩壓型室內消火栓等。
(二)室內消火栓的檢查
(1)產品標識。對照產品的檢驗報告,室內消火栓應在閥體或閥蓋上鑄出型號、規格和商標且應與檢驗報告描述一致。如發現不一致,則一致性檢查不合格。
(2)手輪。室內消火栓手輪輪緣上應明顯地鑄出標示開關方向的箭頭和字樣。手輪直徑應符合要求,如常用的SN65型手輪,其直徑應不小于120mm,手輪直徑可用游標卡尺測量。
(3)材料。室內消火栓閥座及閥桿螺母材料性能應不低于黃銅,閥桿本體材料性能應不低于鉛黃銅。
三、消火栓箱
(一)消火栓箱的分類
(1)按其安裝方式可分為明裝式、暗裝式、半暗裝式。
(2)按其箱門型式可分為左開門式、右開門式、雙開門式、前后開門式。
(3)按其箱門材料可分為全鋼型、鋼框鑲玻璃型、鋁合金框鑲玻璃型和其他材料型。
(4)按水帶的安置方式可分為卷盤式、掛置式、托架式、卷置式。
(二)消火栓箱的檢查
(1)外觀質量和標志。消火栓箱箱體應設耐久性銘牌,包括以下內容:產品名稱、產品型號、批準文件的編號、注冊商標或廠名、生產日期、執行標準。
沿街的高層建筑,其街道的交通道路,可作為環形車道的一部分。
(2)高層廠房、占地面積大于3000m2的甲、乙、丙類廠房和占地面積大于1500m2的乙、丙類倉庫,應設置環形消防車道,確有困難時,應沿建筑物的兩個長邊設置消防車道。
(3)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時至少應有兩處與其他車道連通,必要時還應設置與環形車道相連的中間車道,且道路設置應考慮大型車輛的轉彎半徑。
(二)穿過建筑的消防車道
(1)對于一些使用功能多、面積大、建筑長度長的建筑,如L形、U形、口形建筑,當其沿街長度超過150m或總長度大于220m時,應在適當位置設置穿過建筑物的消防車道。
(2)為了日常使用方便和消防救援人員快速便捷地進入建筑內院救火,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建筑物,當其短邊長度大于24m時,宜設置進入內院或天井的消防車道。
防爆措施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術措施分為預防性技術措施和減輕性技術措施。
(一)預防性技術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類可燃物質
(1)在生產過程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險的各類可燃物質。
(2)生產設備應盡可能保持密閉狀態,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強通風除塵。
(4)預防可燃氣體或易揮發性液體泄漏,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
(5)利用惰性介質進行保護
(6)防止可燃粉塵、可燃氣體積聚。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種火源
(1)防止撞擊、摩擦產生火花。
(2)防止高溫表面成為點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電氣故障。
(5)消除靜電火花。
(6)防雷電火花。
(7)防止明火。
(二)減輕性技術措施
1.采取泄壓措施
在建筑圍護結構設計中設置一些泄壓口或泄壓面,當爆炸發生時,這些泄壓口或泄壓面,首先被破壞,使高溫高壓氣體得以泄放,從而降低爆炸壓力,使主要承重或受力結構不發生破壞。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結構
加強建筑結構主體的強度和剛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沖擊而不倒塌。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在建筑設計時,根據建筑生產、儲存的爆炸危險性,在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設計,盡量減小爆炸的作用范圍。
濮陽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開設有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一級消防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推出“網絡+面授+智能題庫”的融合式教學和“講師授課+助教答疑”的雙師課堂。 歡迎來電咨詢



在線咨詢: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