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如果你選擇不上大學,看似你的成本只是少了一個文憑,少了一些學費。但是你還要加上大學這四年來積累的校友資源、學習的專業知識、國家給的政策、人生獨特的體驗、單身狗脫單的比較好機會、自由的時間等。
會計成本就是看的到的成本,比如你今天打車花了5元,吃飯花了3元,打游戲花了20元,你上大學花了5萬元,你找工作還TMD托父母關系花了10萬元進入了政府單位。
⑤公章、收據、空白支票、發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須交接清楚。
如果把機會成本上升到哲學的層面,那就是佛家說的舍得。
一、從外單位取得的原始憑證可以沒有公章嗎?
主營業務利潤也稱為基本業務利潤或產品銷售利潤,是指企業主營業務收入扣除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后的利潤,不包括其他業務利潤、投資收益、營業外收支等因素。
遺漏三:關注成本,忽略價值
但其實財務人員的真正價值,真正的財務思維,是創造價值的思維。三大報表做得再好,不能跳出財務看業務,站在業務看財務,成千上萬的數據,有用的卻寥寥無幾。
會計作為熱門報考專業,已經逐漸走向飽和。基本上每年考會計證的人數在1000萬人左右。2019年初級會計職稱報考人數再創新高,439萬人報考,同比去年403.2萬,增長8.7%。在校學生占報考人數43.70%,逐漸成為考試的主力軍;非財經專業背景的考生占報名人數比重首次超過半數,達到50.21%。
那么,會計行業的現狀果真如此嗎?會計人才真的不受待見了嗎?諸位請往下看。
1999年5月,由29個發達國家組成的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理事會正式通過了其制定的《公司治理結構原則》,它是第一個政府間為公司治理結構開發出的國際標準,并得到國際社會的積極響應。該原則皆在為各國政府部門制定有關公司治理結構的法律和監管制度框架提供參考,也為證券交易所、投資者、公司和參與者提供指導,它代表了OECD成員國對于建立良好公司治理結構共同基礎的考慮,其主要內容包括:(1)公司治理結構框架應當維護股東的權利;(2)公司治理結構框架應當確保包括小股東和外國股東在內的全體股東受到平等的待遇;如果股東的權利受到損害,他們應有機會得到補償;(3)公司治理結構框架應當確認利益相關者的合法權利,并且鼓勵公司和利益相關者為創造財富和工作機會以及為保持企業財務健全而積極地進行合作;(4)公司治理結構框架應當保證及時準確地披露與公司有關的任何重大問題,包括財務狀況、經營狀況、所有權狀況和公司治理狀況的信息;(5)公司治理結構框架應確保董事會對公司的戰略性指導和對管理人員的有效監督,并確保董事會對公司和股東負責。
凈利潤(收益)是指在利潤總額中按規定交納了所得稅后公司的利潤留成,一般也稱為稅后利潤或凈收入。凈利潤的計算公式為:凈利潤=利潤總額×(1-所得稅率)凈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凈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凈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它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債務人為其他企業時,債務人當在滿足金融負債終止確認條件時,終止確認重組債務,并將債權人因放棄債權而享有的股份份額確認為實收資本;股權的公允價值與實收資本之間的差額確認為資本公積。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股權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債務重組利得,計入當期損益(營業外收入)。
3、其他情況
通用會計軟件的開發者,在產品的通用性方面做了大量的技術處理工作,即通過增加軟件功能和允許用戶自定義會計核算方法和核算項目,盡可能地滿足大多數用戶的要求。通用會計軟件的通用性和適用性是一對矛盾。通用性強的軟件,針對某一企業核算的適用性就可能差一些;反之,非常適合某一行業的軟件在通用性上就可能差一些。因此,軟件制造商就要考慮其開發成本了。制造商為了提高會計軟件的通用性,通常采取自定義方式,自定義的內容少,簡單易學,操作者很快就能熟悉操作過程,但適用性差;自定義的內容多,且較難理解和掌握,但通用性強,容易滿足不同用戶的需要。
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的相關規定,可以納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子公司要以母公司是否可以控制被投資企業為準。而控制是指一個企業能夠決定另一個企業的財務和經營政策,并能據以從另一個企業的經營活動中獲取利益的權力。其中最重要的考量因素是表決權。當母公司直接或通過子公司間接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時,表明母公司能夠控制被投資單位,應當將該被投資單位認定為子公司。當母公司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或以下的表決權時,如果母公司滿足下列條件之一:
1、通過與被投資單位其他投資者之間的協議,擁有被投資單位半數以上的表決權。
2、根據公司章程或協議,有權決定被投資單位的財務和經營政策。
3、有權任免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的多數成員。
4、在被投資單位的董事會或類似機構占多數表決權。
1債務人以現金、非現金資產兩種方式的組合清償某項債務的,應將重組債務的賬面價值與支付的現金、轉讓的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作為債務重組利得。非現金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的差額作為轉讓資產損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