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評估與管理篇
1、區域消防安全的原則:系統性原則、實用性原則、可操作性原則。
2、區域進行火災風險評估流程:信息采集;風險識別;評估指標體系建立;風險分析與計算;確定評估結論;風險控制。
3、建筑火災風險評估的原則:科學性、系統性、綜合性、適應性。
4、火災風險分級和火災等級的對應關系為:極高風險對應特別重大火災和重大火災;高風險對應較大火災;中風險對應一般火災。
5、建筑火災險評估流程:信息采集;風險識別;評估指標體系建立;風險分析與計算;風險等級判斷;風險控制措施。
6、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工程項目,可對其全部或部分進行消防性能化設計:
1)超出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適用范圍的;
2)按照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進行防火分隔、防煙排煙、安全疏散、建筑構件耐火等設計時,難以滿足工程項目特殊使用功能的。
7、下列情況不應采用性能化設計評估方法:
1)國家法律法規和現行國家消防技術標準強制性條文規定的;
2)國家現行消防技術標準已有明確規定,且無特殊使用功能的建筑;
3)居住建筑;
4)醫療建筑、教學建筑、幼兒園、托兒所、老年人建筑、歌舞娛樂游藝場所;
5)室內凈高小于8.0m的丙、丁、戊類廠房和丙、丁、戊類倉庫;甲、乙類廠房、甲、乙類倉庫,可燃液體、氣體儲存設施及其他易燃、易爆工程或場所。
8、建筑的防火設計可分解為三個構成部分,即建筑被動防火系統、建筑主動防火系統和安全疏散系統。
9、建筑被動防火系統包括建筑結構、防火分隔、防火間距、管線和管道(井)、建筑裝修等;建筑主動防火系統包括滅火設施、防排煙系統、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安全疏散系統包括疏散樓梯、安全出口、疏散出口、避難逃生設施、應急照明與標識等。
10、人員疏散計算方法主要有兩種:水力模型和人員行為模型。
11、保證安全疏散的判定準則為:RSET+Ts<ASET
其中RSET-疏散所需要的時間;ASET-開始出現人體不可忍受情況的時間,也稱可用疏散時間或危險來臨時間;Ts-安全裕度。
12、一般情況下,安全裕度建議取為0.1倍的疏散行動時間。對于商業建筑來說,在選擇安全裕度時,取值建議不應小于0.5倍的疏散行動時間。
13、建筑的使用者撤離到安全地帶所花的時間(RSET)小于火勢發展到超出人體耐受極限的時間(ASET),則表明達到人員生命安全的要求。
14、人的行進速度與人員密度、年齡和靈活性有關。當人員密度小于0.5人/m2時,人群在水平地面上的行進速度可達70m/min并且不會發生擁擠,下樓梯的速度可達51~63m/min。相反,當人員密度大于3.5人/m2時,人群將非常擁擠基本上無法移動。
15、性能化分析中通常采用輻射熱分析方法,來分析火災蔓延情況。



,咨詢Q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