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一級消防工程師信息 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是廊坊教育品牌,開設有一級建造師,二級建造師、一級消防工程師、一級造價工程師、安全工程師、執業藥師、健康管理師等專業,推出“網絡+面授+智能題庫”的融合式教學和“講師授課+助教答疑”的雙師課堂。

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針對想要通過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的學員開設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課程,為學員提供多種班型,不同的班級有不同的課程內容及教學服務,滿足學員全方位的學習需要,面授+網課的形式,學習更加靈活便捷,學員享受充分的自主性。
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經過十多年的發展,現已成為集互聯網教學、面授教學、融合式教學、學習平臺及應用研發、圖書教材出版發行于一體的大型知識服務實體。
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已在全國30個省市自治區開設了近300家直營分校,1000余名行業優選專業課程研發人員及老師,是一家專注于建工、消安、醫衛、教師、財經領域輔導培訓的綜合性教育服務機構。

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
(3)在穿過建筑物或進入建筑物內院的消防車道兩側,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安全疏散的設施。
(三)盡頭式消防車道
當建筑和場所的周邊受地形環境條件限制,難以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或與其他道路連通的消防車道時,可設置盡頭式消防車道。
(四)消防水源地消防車道
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邊緣距離取水點不宜大于2m。
二、消防車道技術要求
(一)消防車道的凈寬和凈高
消防車道一般按單行線考慮,為便于消防車順利通過,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
(二)消防車道的荷載
輕、中系列消防車最大總質量不超過11t,重系列消防車其總質量為15~50t。作為車道,不管是市政道路還是小區道路,一般都應能滿足大型消防車的通行。消防車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場地及消防車道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且應考慮建筑物的高度、規模及當地消防車的實際參數。
(三)消防車道的最小轉彎半徑
車道轉彎處應考慮消防車的最小轉彎半徑,以便于消防車順利通行。消防車的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消防車回轉時消防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目前,我國消防車的轉彎半徑為:普通消防車9m,登高車12m,一些特種車輛16~20m。因此,彎道外側需要保留定的空間,保證消防車緊急通行。停車場或其他設施不能侵占消防車道的寬度,以免影響撲救工作。
(四)消防車道的回車場
盡頭式消防車道應根據消防車輛的回轉需要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2m×12m;對于高層建筑,回車場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
(五)消防車道的間距
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在150m左右,按規定一般設在城市道路兩旁,故消防車道的間距應為160m。
、消防設施技術檢測與竣工驗收
消防設施技術檢測、竣工驗收是各類消防設施交付使用前的重要技術保障工作,通過技術檢測、竣工驗收,能夠統一標準,規范施工行為,及時發現消防設施施工中的質量問題,保障消防設施應有效能的最好發揮。
(一)技術檢測
消防設施技術檢測是對消防設施的檢查、測試等技術服務工作的統稱。這里所指的技術檢測是指消防設施施工結束后,建設單位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消防技術檢測服務機構對消防設施施工質量進行的檢查測試工作。
1.檢測準備
消防設施技術檢測前,檢測機構按照下列要求對各類消防設施及其檢測儀器儀表進行檢查
(1)檢查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的相關技術文件。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符合設計選型,具有出廠合格證明文件,消防產品具有符合法定市場準人規定的證明文件;各類滅火劑在產品質量證明文件的有效期內。
(2)檢查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的外觀標志。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的永久性銘牌和按照規定設置的標識,其文字和數據齊全,符號清晰,色標正確。
(3)檢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材料(管道、管件、支吊架、線槽、電線、電纜等)的外觀,以及導線、電纜的絕緣電阻值和系統接地電阻值等測試記錄。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及其組件、材料的外觀完好無損、無銹蝕,設備、管道無泄漏,導線和電纜的連接、絕緣性能、接地電阻等符合設計要求。
(4)檢查檢測用儀器、儀表、量具等的計量檢定合格證書及其有效期限。檢測用儀器、儀表、量具等按照國家現行有關規定計量檢定合格,并在檢定合格有效期限內。
2.檢測方法及要求
對消防設施進行技術檢測時,檢測機構按照下列要求和方法對各類消防設施進行技術檢測:
(1)采用核對方式檢查的,與經法定機構批準或者備案的消防設計文件、驗收記錄和國家
燃氣鍋爐房應選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風機。燃油或燃氣鍋爐房可采用自然通風或機械通風,當設置機械通風設施時,該機械通風設備應設置導除靜電的接地裝置,通風量應符合下列規定
1)燃油鍋爐房的正常通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少于3次h確定,事故排風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少于6次h確定。
2)燃氣鍋爐房的正常通風量按換氣次數不少于6次h確定,事故排風量應按換氣次數不少于12次h確定。
(12)電影院的放映機室宜設置獨立的排風系統。當需要合并設置時,通向放映機室的風管應設置防火閥。
(13)設置氣體滅火系統的房間,因滅火后產生大量氣體,人員進入之前需將這些氣體排出,應設置能排除廢氣的排風裝置。為了不使滅火后產生的氣體擴散到其他房間,與該房間連通的風管應設置自動閥門,火災發生時,閥門應自動關閉。
(14)車庫的通風、空調系統的設計應符合下列要求
1)設置通風系統的汽車庫,其通風系統宜獨立設置。組合建筑內的汽車庫和地下汽車庫的通風系統應獨立設置,不應和其他建筑的通風系統混設,以防止積聚油蒸氣而引起爆炸事故。
2)噴漆間、蓄電池間均應設置獨立的排氣系統,乙炔站的通風系統設計應按相關規定執行。
3)風管應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不應穿過防火墻、防火隔墻;當必須穿過時,除應采用不燃材料將孔洞周圍的空隙緊密填塞外,還應在穿過處設置防火閥。防火閥的動作溫度宜為70℃。
4)風管的保溫材料應采用不燃或難燃材料;穿過防火墻的風管,其位于防火墻兩側各2m范圍內的保溫材料應為不燃材料。
報考流程
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報名分為“首次報考”與“非首次報考”首次報考的考生需參加資格審查(部分地區為考后資格審查),非首次報考考生一般無需進行資格審核,直接根據要求進行報名、繳費即可。由于各地區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資格審核方式不一樣,報名流程也不一樣。
建筑使用管理單位可以委托具有資質的消防技術服務單位組織實施年度檢測。
(一)噴頭
重點檢查噴頭選型與保護區域的使用功能、危險性等級等匹配情況,核查閉式噴頭玻璃泡色標是否高于保護區域環境最溫度30℃的要求,以及噴頭無變形、附著物、懸掛物等影響使用的情況。
(二)報警閥組
檢測前,看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控制方式、狀態,確認系統處于準工作狀態,消防控制設備以及消防水泵控制裝置處于自動控制狀態。濕式報警閥組、干式報警閥組、預作用裝置、雨淋報警閥組等按照其組件檢測和功能測試兩項內容進行檢測。
1.報警閥組件共性檢測要求
(1)檢測內容及要求。
1)檢報警閥組外觀標志,應標識清晰、內容翔實,符合產品生產技術標準要求,并注明系統名稱和保護區域,壓力表顯示符合設定值。
2)系統控制閥以及報警管路控制閥應全部開啟,并用鎖具固定手輪,具有明顯的啟閉標志;采用信號閥的,反饋信號應正確;測試管路放水閥應關閉;報警閥組應處于伺應狀態。
3)報警閥組的相關組件應靈敏可靠;消防控制設備應準確接收壓力開關動作的反饋信號。
(2)檢測操作步驟。
1)查看外觀標識和壓力表狀況,并記錄、核對其壓力值。
2)檢系統控制閥,看鎖具或者信號閥及其反饋信號;檢報警閥組報警管路、測試管路,查看其控制閥門、放水閥等啟閉狀態。
3)打開報警閥組測試管路放水閥,查看壓力開關、水力警鈴等動作、反饋信號情況。
2.濕式報警閥組
(1)檢測內容及要求。濕式報警閥組功能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檢測:
1)開啟末端試水裝置,出水壓力不應低于0.05MPa,水流指示器、濕式報警閥、壓力開關應及時動作。
2)報警閥動作后,測量水力警鈴聲強,不得低于70dB。
3)開啟末端試水裝置5min內,消防水泵應自動啟動。
4)消防控制設備準確接收并顯示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和消防水泵的反饋信號。
(2)檢測操作步驟。
1)開啟系統(區域)末端試水裝置前,查看并記錄壓力表讀數;開啟末端試水裝置,待壓力表指針晃動平穩后,查看并記錄壓力表變化情況。
2)查看消防控制設備顯示的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和消防水泵的動作情況以及信號反饋情況。
3)從末端試水裝置開啟時計時,測量消防水泵投入運行的時間。
4)在距離水力警鈴3m處,采用聲級計測量水力警鈴聲強值。
5)關閉末端試水裝置,系統復位,恢復到工作狀態。
3.干式報警閩組
(1)檢測內容及要求。檢查空氣壓縮機和氣壓控制裝置狀態,保持其正常,壓力表顯示應符合設定值。干式報警閥組功能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檢測:
1)開啟末端試水裝置,報警閥組、壓力開關、流量開關應動作,聯動啟動排氣閥入口電動閥和消防水泵,水流指示器報警。
2)水力警鈴報警,水力警鈴聲強值不得低于70dB。
3)開啟末端試水裝置1min后,其出水壓力不得低于0.05MPao
4)消防控制設備準確顯示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電動閥及消防水泵的反饋信號。
(2)檢測操作步驟。
1)緩慢開啟氣壓控制裝置試驗閥,小流量排氣;空氣壓縮機啟動后,關閉試驗閥,查看空氣壓縮機運行情況,核對其啟、停壓力。
2)開啟末端試水裝置控制閥,同上查看并記錄壓力表變化情況。
3)查看消防控制設備、排氣閥等,檢查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消防水泵排氣閥入口的電動閥等動作及其信號反饋情況,以及排氣閥的排氣情況。
4)從末端試水裝置開啟時計時,測量末端試水裝置水壓力達到005MPa的時間。
5)按照濕式報警閥組的要求測量水力警鈴聲強值。
6)關閉末端試水裝置,系統復位,恢復到工作狀態。
4.預作用裝置
(1)檢測內容及要求。按照干式報警閥組的要求檢查預作用裝置的空氣壓縮機和氣壓控制裝置,其電磁閥的啟閉應靈敏可靠,反饋信號應準確。預作用裝置的功能性檢測按照下列要求進行:
1)模擬火災探測報警,火災報警控制器確認火災后,自動啟動預作用裝置(雨淋報警閥)、排氣閥入口電動閥以及消防水泵;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動作。
2)報警閥組動作后,測試水力警鈴聲強,不得低于70dB。
3)開啟末端試水裝置,火災報警控制器確認火災2min后,其出水壓力不低于0.05MPa
4)消防控制設備準確顯示電磁閥、電動閥、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以及消防水泵動作信號,反饋信號準確。
(2)檢測操作步驟。
)按照干式報警閥組的檢測操作步驟,測試預作用裝置的空氣壓縮機和氣壓控制裝置工作情況。
2)關閉預作用裝置入口的控制閥,消防控制設備輸出電磁閥控制信號,查看電磁閥動作情況,核查反饋信號的準確性。
3)按照設計聯動邏輯,在同一防護區內模擬兩類不同的火災探測報警信號,查看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確認以及聯動指令發出情況,逐一檢查預作用裝置(雨淋報警閥)、電磁閥、電動閥、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流量開關和消防水泵的動作情況,以及排氣閥的排氣情況。
4)按照濕式報警閥組的要求測量水力警鈴聲強值。
5)打開末端試水裝置,待火災控制器確認火災2min后,讀取并記錄其壓力表數值。
6)檢火災報警控制器,對應現場各個組件啟動情況,核對其反饋信號以及聯動控制邏輯關系。
7)關閉末端試水裝置,系統復位,恢復到工作狀態。
5.雨淋報警閥組
(1)檢測內容及要求。傳動管控制的雨淋報警閥組,檢查其傳動管壓力表,其示值應符合設定值;按照干式系統要求測試氣壓傳動管的供氣裝置和氣壓控制裝置。雨淋報警閥組功能按照下列要求進行檢測:
1)檢查雨淋報警閥組及其消防水泵的控制方式,應具有自動、手動啟動控制方式。
2)傳動管控制的雨淋報警閥組,傳動管泄壓后,查看消防水泵、報警閥聯動啟動情況,動作應準確及時。
3)報警信號發出后,檢壓力開關動作情況,測量水力警鈴聲強值,距水力警鈴3m遠處警鈴聲強值不得低于70dB。
4)報警閥組動作后,檢查消防控制設備,電磁閥、消防水泵與壓力開關反饋信號應準確。
5)并聯設置多臺雨淋報警閥組的,報警信號發出后,檢查其報警閥組及其組件聯動情況聯動控制邏輯關系應符合消防設計要求。
6)手動操作控制的水幕系統,測試其控制閥,啟閉應靈活可靠。
(2)檢測操作步驟。
1)對于傳動管控制的雨淋報警閥組,查看并讀取其傳動管壓力表數值,核對傳動管壓力設定值;對于氣壓傳動管,按照干式系統的檢測操作步驟對其供氣裝置和氣壓控制裝置進行檢測。
2)分別對現場控制設備和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控制設備進行檢,查看雨淋報警閥組的控制方式。
3)對于傳動管控制的雨淋報警閥組,試驗前關閉報警閥系統側的控制閥,對傳動管進行泄壓操作,逐一查看報警閥、電磁閥、壓力開關和消防水泵等動作情況。
4)對于火災探測器控制的雨淋報警閥組,試驗前關閉報警閥系統側的控制閥,在同一防護區內模擬兩類不同的火災探測報警信號,看火災報警控制器火災報警、確認以及聯動指令發出情況,逐一檢報警閥、電磁閥、壓力開關、流量開關和消防水泵等動作情況。
5)并聯設置多臺雨淋報警閥時,按照“3)”或者“4)”的步驟,在不同防護區域進行測試,觀察各個防護區域對應的雨淋報警閥組及其組件的動作情況。
6)按照濕式報警閥組的要求測量水力警鈴聲強值。
7)看火災報警控制器,核查現場對應各個組件的啟動情況,核對其反饋信號以及聯動控制邏輯關系。
8)手動操作控制的水幕系統,關閉水源控制閥,現場手動啟、閉其系統控制閥多次。
9)系統復位,恢復到工作狀態。
26、不同的物質由于其理化性質不同,其爆炸極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種物質,在不同的外界條件下,其爆炸極限也不同。如在氧氣中的爆炸極限要比在空氣中的爆炸極限范圍寬,下限會降低。
27、引燃混氣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氣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危險性越大。
28、混氣初始壓力增加,爆炸范圍增大,爆炸危險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氣的混合氣體,壓力上升,其爆炸極限范圍縮小。
29、混氣初溫越高,混氣的爆炸極限范圍越寬,爆炸危險性越大。
30、可燃混氣中加入惰性氣體,會使爆炸極限范圍變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變化比較復雜。當加入的惰性氣體超過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氣均不能發送爆炸。
2)單向閥的流向指示箭頭,指向介質流動方向。
(二)閥驅動裝置的安裝
氣動驅動裝置管道安裝規定:
1)豎直管道在始端和終端設支架或管卡固定:
2)水平管道用管卡固定,間距不大于0.6m,轉彎處增設1個。
消火栓支管要以栓閥的坐標、標高來定位,然后穩固消火栓箱,箱體找正穩固后再把栓閥安裝好,當栓閥側裝在箱內時應在箱門開啟的一側,箱門開關應靈活。
2)同時使用信號閥和水流指示器的系統,信號閥安裝在水流指示器前,距離不小于300mm。
2.壓力開關
1)豎直安裝在通往水力警鈴的管道上,安裝中不得拆裝改動。
3.沖洗試壓
1)官網安裝完畢后,進行強度試驗、嚴密性試驗和沖洗。用水作為介質。
地上建筑的水平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門廳的頂棚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其他裝修應采用不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地下民用建筑的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的門廳,其頂棚、墻面和地面均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無自然采光樓梯間、封閉樓梯間、防煙樓梯間的頂棚、墻面和地面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
三、擋煙垂壁
擋煙垂壁的作用主要是減緩煙氣擴散的速度,提高防煙分區蓄煙以及排煙口的排煙效果。
消防設計文件包括消防設施設計施工圖(平面圖、系統圖、施工詳圖、設備表、材料表等)圖樣以及設計說明等;其他技術資料主要包括消防設施產品明細表,主要組件安裝使用說明書及施工技術要求,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等符合市場準入制度的有效證明文件和產品出廠合格證書,工程質量管理、檢驗制度等。
(二)施工過程質量控制
為確保施工質量,施工中要建立健全施工質量管理體系和工程質量檢驗制度,施工現場配備必要的施工技術標準。消防設施施工過程質量控制應按照下列要求組織實施
(1)對到場的各類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進行現場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用于施工。
(2)各工序按照施工技術標準進行質量控制,每道工序完成后進行檢查,經檢查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道工序。
(3)相關各專業工種之間交接時,應進行檢驗認可,經監理工程師簽證后,方可進行下一道工序。
(4)消防設施安裝完畢,施工單位按照相關專業調試規定進行調試。
(5)調試結束后,施工單位向建設單位提供質量控制資料和各類消防設施施工過程質量檢查記錄。
(6)監理工程師組織施工單位人員對消防設施施工過程進行質量檢查,施工過程質量檢查記錄按照各消防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填寫
(7)施工過程質量控制資料按照相關消防設施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填寫、整理。
(三)產品及施工安裝質量問題處理
經消防設施現場檢查、技術檢測、竣工驗收,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存在產品質量問題或者施工安裝質量問題,不符合國家工程建設相關消防技術標準規定的,按照下列要求進行處理:
(1)更換相關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進行施工返工處理,重新組織產品現場檢查、技術檢測或者竣工驗收。
(2)返修處理,能夠滿足相關標準規定和使用要求的,按照經批準的處理技術方案和協議文件,重新組織現場檢查、技術檢測或者竣工驗收。
(3)返修或者更換相關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的,經重新組織現場檢查、技術檢測、竣工驗收,仍然不符合要求的,判定為現場檢查、技術檢測、竣工驗收不合格。
(4)未經現場檢查合格的消防設施的設備、組件以及材料,不得用于施工安裝;消防設施未經竣工驗收合格的,其建設工程不得投入使用。
報考流程
一級消防工程師考試報名分為“首次報考”與“非首次報考”首次報考的考生需參加資格審查(部分地區為考后資格審查),非首次報考考生一般無需進行資格審核,直接根據要求進行報名、繳費即可。由于各地區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考試資格審核方式不一樣,報名流程也不一樣。
防爆措施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術措施分為預防性技術措施和減輕性技術措施。
(一)預防性技術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類可燃物質
(1)在生產過程中盡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險的各類可燃物質。
(2)生產設備應盡可能保持密閉狀態,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強通風除塵。
(4)預防可燃氣體或易揮發性液體泄漏,設置可燃氣體濃度報警裝置。
(5)利用惰性介質進行保護
(6)防止可燃粉塵、可燃氣體積聚。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種火源
(1)防止撞擊、摩擦產生火花。
(2)防止高溫表面成為點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電氣故障。
(5)消除靜電火花。
(6)防雷電火花。
(7)防止明火。
(二)減輕性技術措施
1.采取泄壓措施
在建筑圍護結構設計中設置一些泄壓口或泄壓面,當爆炸發生時,這些泄壓口或泄壓面,首先被破壞,使高溫高壓氣體得以泄放,從而降低爆炸壓力,使主要承重或受力結構不發生破壞。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結構
加強建筑結構主體的強度和剛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沖擊而不倒塌。
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在建筑設計時,根據建筑生產、儲存的爆炸危險性,在總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設計,盡量減小爆炸的作用范圍。
3)備用品數量,不少于總數的1%,且每種不小于10個。
(三)報警閥組驗收檢查
水力警鈴噴嘴處壓力,符合設計要求且不小于0.05Mpa;距水力警鈴3m處,聲強符合設計要求切且不小于70dB。
執業范圍
注冊證、執業印章是注冊消防工程師的執業憑證,由注冊消防工程師本人保管、使用。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可以在全國范圍內執業;二級注冊消防工程師可以在注冊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范圍內執業。
安裝地上式室外消火栓時,其放水口應用粒徑為20~30mm的卵石做滲水層,鋪設半徑為500mm,鋪設厚度自地面下100mm至槽底。鋪設滲水層時,應保護好放水彎頭,以免損壞。
(二)檢測驗收
室外消火栓應符合下列規定:
(1)室外消火栓的選型、規格、數量、安裝位置應符合設計要求。
(2)同一建筑物內設置的室外消火栓應采用統一規格的栓口及配件。
(3)室外消火栓應設置明顯的永久性固定標志。
(4)室外消火栓水量及壓力應滿足要求。
二、室內消火栓的安裝調試與檢測驗收
(一)施工安裝
(1)安裝準備。消火栓系統管材應根據設計要求選用,一般采用碳素鋼管或無縫鋼管,管材不得有彎曲、銹蝕、重皮及凹凸不平等現象。
各項檢項目中有不合格項時,對設備及其組件、材料(管道、管件、支吊架、線槽、電線、電纜等)進行返修或更換后,進行復驗。復驗時,對有抽驗比例要求的,加倍抽樣檢查。
3.質量驗收判定
消防設施現場檢查結束后,根據各類設施的施工及驗收規范確定的工程施工質量缺陷類別,按照下列規則對各類消防設施的施工質量作出驗收判定結論:
(1)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等工程施工質量缺陷劃分為嚴重缺陷項(A)、重缺陷項(B)和輕缺陷項(C)
1)消防給水及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防煙排煙系統的工程施工質量缺陷,當A=0,B≤2,且B+C≤6時,竣工驗收判定為合格;否則,竣工驗收判定為不合格。
2)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工程施工質量缺陷,當A=0,B≤2,且B+C≤檢查項的5%時,竣工驗收判定為合格;否則,竣工驗收判定為不合格。
(2)泡沫滅火系統按照《泡沫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81-2006)的規定內容進行竣工驗收,當其功能驗收不合格時,系統驗收判定為不合格。
(3)氣體滅火系統按照《氣體滅火系統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3-2007)的規定內容進行竣工驗收,當其驗收項目有一項為不合格時,系統驗收判定為不合格。
防煙分區的擋煙垂壁,其裝修材料應采用A級裝修材料。
四、變形縫
變形縫是指建筑物在墻與墻、板與板等結構構件之間為防止建筑物因受溫度變化、地基不均勻沉降和地震等因素影響而發生變形等現象而設置的縫隙。建筑內部的變形縫(包括沉降縫、溫度伸縮縫、抗震縫等)兩側的基層應采用A級材料,表面裝修應用不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
五、消火栓門
建筑內部消火栓門不應被裝飾物遮掩,消火栓門四周的裝修材料顏色應與消火栓門的顏色有明顯區別或在消火栓箱門表面設置發光標志。
六、配電箱
為了防止配電箱可能產生的火花或溫金屬熔渣引燃周圍的可燃物和避免箱體傳熱引燃墻面裝修材料,建筑內部的配電箱不應直接安裝在低于B1級的裝修材料上。
七、燈具和燈飾
照明燈具的溫部位靠近非A級裝修材料時,應采取隔熱、散熱等防火保護措施。燈飾所用材料的燃燒性能等級不應低于B1級。
有封閉內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時,應設置連通街道和內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樓梯間),其間距不宜大于80m。
(3)在穿過建筑物或進入建筑物內院的消防車道兩側,不應設置影響消防車通行或人員安全疏散的設施。
(三)盡頭式消防車道
當建筑和場所的周邊受地形環境條件限制,難以設置環形消防車道或與其他道路連通的消防車道時,可設置盡頭式消防車道。
(四)消防水源地消防車道
供消防車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應設置消防車道。消防車道邊緣距離取水點不宜大于2m。
二、消防車道技術要求
(一)消防車道的凈寬和凈高
消防車道一般按單行線考慮,為便于消防車順利通過,消防車道的凈寬度和凈空高度均不應小于4m,消防車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消防車道靠建筑外墻一側的邊緣距離建筑外墻不宜小于5m。
(二)消防車道的荷載
輕、中系列消防車最大總質量不超過11t,重系列消防車其總質量為15~50t。作為車道,不管是市政道路還是小區道路,一般都應能滿足大型消防車的通行。消防車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場地及消防車道下面的管道和暗溝等,應能承受重型消防車的壓力,且應考慮建筑物的高度、規模及當地消防車的實際參數。
(三)消防車道的最小轉彎半徑
車道轉彎處應考慮消防車的最小轉彎半徑,以便于消防車順利通行。消防車的最小轉彎半徑是指消防車回轉時消防車的前輪外側循圓曲線行走軌跡的半徑。目前,我國消防車的轉彎半徑為:普通消防車9m,登高車12m,一些特種車輛16~20m。因此,彎道外側需要保留定的空間,保證消防車緊急通行。停車場或其他設施不能侵占消防車道的寬度,以免影響撲救工作。
(四)消防車道的回車場
盡頭式消防車道應根據消防車輛的回轉需要設置回車道或回車場。回車場的面積不應小于12m×12m;對于高層建筑,回車場不宜小于15m×15m;供重型消防車使用時,不宜小于18m×18m。
(五)消防車道的間距
室外消火栓的保護半徑在150m左右,按規定一般設在城市道路兩旁,故消防車道的間距應為160m。

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采用線下面授和線上網絡相結合的模式,實行標準化教學服務管理,2018年在全國分校全面推廣融合式教學,將“錄播+直播+面授”進一步融合,同時,將融合式教學與智能技術相結合,采用三維實景和3D仿真模擬教學。
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成就您的未來。學一級消防工程師就來廊坊優路一級消防工程師培訓學校
培訓咨詢電話:免費咨詢
新聞標題:2021年廊坊優路從零開始學一級消防工程師
更多培訓課程,學習資訊,課程優惠,課程開班,學校地址等學校信息,請進入 優路教育


在線咨詢: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