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炬和割炬1、焊炬和割炬應符合JB/T 6969和JB/T6970等標準的要求。 2、焊炬、割炬內腔要光滑、氣路通暢、閥門嚴密、調節靈敏。 3、焊工在使用焊炬、割炬前應檢查焊炬、割炬的射吸能力、氣密性等技術性能及其氣路通暢情況。此外,并作定期檢查維護。 4、禁止用焊炬、割炬的嘴頭與平面摩擦的方法來清除嘴頭堵塞物。5、焊、割炬零件燒損、磨損后,要用符合標準的零件更換。 6、在切割機上的電氣開關應與切割機頭上的割炬氣閥隔離。以防被點火花引爆。 7、裝在切割機上的燃氣開關箱(閥),應使空氣流通保證氣路連接處緊密不泄露,以防可燃氣積聚引爆。 8、大功率焊炬、割炬,應采用摩擦點火器或其它轉中點火器,禁止用普通火柴點火,以防止燒傷。

焊接過程中,熔化金屬流淌到焊縫之外未熔化的母材上,所形成的金屬瘤叫焊瘤。 1、 產生原因 操作不熟練和運條角度不當。 2、 防止方法 提高操作的技術水平。正確選擇焊接工藝參數,靈活調整焊條角度,裝配間隙不宜過大。嚴格控制熔池溫度,不使其過高。 九、塌陷 單面熔化焊時,由于焊接工藝選擇不當,造成焊縫金屬過量透過背面,而使焊縫下面塌陷、背面凸起的現象叫塌陷。 產生的原因 塌陷往往是由于裝配間隙或焊接電流過大所致。 十、凹坑 焊后在焊縫表面或焊縫背面形成的低于母材表面的局部低洼部分叫凹坑。背面的凹坑通常叫內凹。凹坑會減少焊縫的工作截面。 產生的原因 電弧拉得過長,焊條傾角不當和裝配間隙太大等。 十一、燒穿 焊接過程中,熔化金屬自坡口背面流出,形成穿孔的缺陷叫燒穿。 1、 產生的原因 對焊件加熱過甚。

電弧引燃后,焊條一般有三個基本動作,即朝熔池方向逐漸送進、沿焊接方向逐漸移動、橫向擺動。(1)焊條朝熔池方向逐漸送進是焊條熔化金屬向熔池過渡,焊條縮短,為了保持一定的電弧長度,故焊條必須向熔池送進還要保持送進速度與焊條熔化速度相等。若送進速度慢會發生電弧過長或斷弧現象。若送進速度快焊條來不及熔化與焊件粘在一起。 (2)焊條沿焊接方向移動逐漸形成一條焊道。焊條向前移動速度過快會出現焊道較窄、熔合不良現象。焊條向前移動速度過慢會出現焊道過高、過寬、薄焊件燒穿現象。 (3)焊條的橫向擺動是為了得到一定寬度的焊縫。其擺動的范圍根據焊件的厚度、坡口形式、焊縫層次和焊條直徑等來決定。焊件越厚擺動越寬,V形坡口比Ι形坡口擺動寬,外層比內層擺動寬。 上述的三個動作不能機械地分開,而應相互協調融合在一起才能得到美觀、合格的焊縫。

在線咨詢:
點擊交談
2、工作族:每天面對繁雜的工作,頭腦一片混亂,理不出頭緒,你是否感覺自己思維開始遲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