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吊,亦稱塔式起重機,起源于西歐。據記載,第一項有關建筑用塔吊專利頒發于1900年。1905年出現了塔身固定的裝有臂架的起重機,1923年制成了近代塔吊的原型樣機,同年出現第一臺比較完整的近代塔吊。1930年當時德國已開始批量生產塔吊,并用于建筑施工。1941年,有關塔吊的德國工業標準DIN8770公布。該標準規定以吊載(t)和幅度(m)的乘積(tm)一起以重力矩表示塔吊的起重能力。塔吊技術發展:從塔吊技術發展方面來看,雖然新的塔吊產品層出不窮,新塔吊產品在生產效能、操作簡便、保養容易和運行可靠方面均有提高,但是塔吊技術并無根本性的改變。塔吊的研究正向著組合式發展。所謂的組合式,就是以塔身結構為核心,按結構和功能特點,將塔身分解成若干部分,并依據系列化和通用化要求,遵循模數制原理再將各部分劃分成若干模塊。根據參數要求,選用適當模塊分別組成具有不同技術性能特征的塔吊,以滿足施工的具體需求。推行組合式的塔吊有助于加快塔吊產品開發進度,節省產品開發費用,并能更好的為客戶服務。

(2)吊車二級技術保養:除一級技術保養項目外,尚需增加以下項目1.檢查噴油器噴油壓力,觀察噴霧情況,并進行必要的清洗和調整。2.檢查噴油提前角,檢查氣門間隙。3.檢查水泵排水情況,必要時更換水封。4.檢查曲軸箱通風裝置,看其是否通暢,如堵塞,應清理。5.檢查主要零部件的緊固情況,對連桿螺栓,曲軸主軸承螺栓,汽缸蓋螺栓必要時拆換或重新按規定扭矩擰緊。6.檢查電器設備、查看各電線接頭是否接牢,有燒損的應更換。7.清洗機油、燃油管路。8.清洗廢氣渦輪增壓器的氣、油道及渦輪殼等零件的油污和積炭。(3)三級技術保養。除二級技術保養項目外,尚需增加下列項目。1.檢查汽缸蓋組件,觀察氣門,氣門座,氣門導管,氣門彈簧,推桿和搖臂配合面的磨損情況,必要時進行更換。2.檢查曲軸組件,檢查推力軸承,主軸承是否磨損超限,必要時更換。3.檢查連桿組件,即檢查活塞環、汽缸套、連桿瓦及小偷套的磨損情況。4.檢查傳動機構和配氣定時。5.檢查噴油泵柱塞偶件的密封性及調速器的磨損情況。6.檢查噴油壓力及霧化情況。7.檢查渦輪增壓器葉輪和殼體和間隙以及氣封、油封等零件是否損壞。8.檢查機油泵、水泵的磨損程度。9.檢查充、發電機及啟動機,清洗各部件,加注新的潤滑脂。

吊車知識:起重機是在一定范圍內垂直提升和水平搬運重物的多動作起重機械,又稱吊車。它主要用來吊運成件物品,配備適當吊具后也可吊運散狀物料和液態物料。起重機的工作特點是作間歇性運動,即在一個工作循環中取料、運移、卸載等動作的相應機構是交替工作的。各機構經常處于起動、制動和正反方向運轉的工作狀態。中國古代灌溉農田用的桔槔是臂架型起重機的雛形;14世紀,西歐出現人力和畜力驅動的轉動臂架型起重機;19世紀前期,出現了橋式起重機;起重機的重要磨損件如軸、齒輪和吊具等開始采用金 屬材料制造,并開始采用水力驅動;到了19世紀后期,蒸汽驅動的起重機逐漸取代了水力驅動的起重機;20世紀20年代開始,由于電氣工業和內燃機工業的迅速發展,以電動機或內燃機為動力裝置的各種起重機基本形成。

在線咨詢: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