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產品的結構還有其它方面的特殊要求時,例如要求耐蝕性、耐高溫性、抗再熱裂紋等,在試驗中還應增加相應的試驗內容。通過綜合各方面的性能要求,最后提出合理的焊接工藝參數。

一、手工電弧焊的工藝特點 1、 優點 (1) 工藝靈活、適應性強 適用于碳鋼、低合金鋼、耐熱負、低溫鋼和不銹鋼等各種材料的平、立、 橫、仰各種位置以及不同厚度、結構形狀的焊接。 (2) 質量好 與氣焊及埋弧焊相比,金相組織細,熱影響區小,接頭性能好。 (3) 易于通過工藝調整(如對稱焊等)來控制變形和改善應力。 (4) 設備簡單,操作簡單。 2、 缺點 (1) 對焊工要求高,焊工的操作技術和經驗直接影響產品質量的好壞。 (2) 勞動條件差 焊工在工作時必須手腦并用,精神高度集中,而且還要受到高溫烘烤,有毒、煙、塵和金屬蒸氣的危害。 (3) 生產率低 受焊工體質的影響,焊接工藝參數選擇較小,幫生產率低。 3、 應用范圍 在造船、鍋爐及壓力容器、機械制造、建筑結構、化工設備等制造維修行業中都廣泛使用手 工電弧焊。

焊工技術:正火 1. 定義 將鋼材或加熱到AC3或Acm以上30℃~50℃,保溫適當的時間后,在靜止的空氣中冷卻的熱處理工 藝稱為正火。 2. 目的 正火與退火的目的基本相同,但正火的冷卻速度比退火稍快,故正火鋼的組織較細,它的強度、 硬度比退火鋼高。 正火主要用于普通結構零件,當力學性能要求不太高時可作為最終熱處理。 三、淬火 1、 定義 將鋼件加熱到AC3或 AC1以上某一溫度,保持一定時間,然后以適應速度冷卻(達到或大于臨 界冷卻速度),以獲得馬氏體或貝氏體組織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淬火。 2、 目的 是把奧氏體化的鋼件淬火成馬氏體,從而提高鋼的硬度、強度和耐磨性,更好地發揮鋼材的 性能潛力。但淬火馬氏體不是熱處理要求的最終組織。因此在淬火后,必須配以適當的回火。淬火馬氏體在不同的回火溫度下,可以獲得不同的力學性能,以滿足各類工具或零件的使用要求。 四、回火 1、 定義 鋼件淬火后再加熱到AC1點以下的某一溫度,保溫一定時間,然后冷卻到室溫的熱處理工藝 稱為回火。 2、 淬火處理所獲得的淬火馬氏體組織很硬、很脆,并存在大量的內應力,而易于突然開裂。因此,淬 火后必須經回火熱處理才能使用。 3、 目的 ○1減少或消除工件淬火時產生的內應力,防止工件在使用過程中的變形和開裂;○2通過回火 提高鋼的韌性,適當調整鋼的強度和硬度,使工件達到所要求的力學性能,以滿足各種工件的需要; ○3穩定組織,使工件在使用過程中不發生組織轉變,從而保證工件的形狀和尺寸不變,保證工件的精度。

在線咨詢: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