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固定資產核算崗位的職責一般包括:
(1)會同有關部門擬定固定資產的核算與管理辦法;
(2)參與編制固定資產更新改造和大修理計劃;
(3)負責固定資產的明細核算和有關報表的編制;
(4)計算提取固定資產折舊和大修理資金;
(5)參與固定資產的清查盤點。
5.材料物資核算崗位的職責是什么?
企業合并或者處置子企業的行為可以影響股權結構、經營范圍等,對企業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會產生重大影響,應當在財務報表附注中進行披露。
(八) 資產負債表日后,企業利潤分配方案中擬分配的以及經審議批準宣告發放的股利或利潤
4利潤及其分配的核算
利潤構成的關系式可以分步表示如下:
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毛利
營業毛利-營業費用-管理費用-營業稅金=營業凈利潤
⑤公章、收據、空白支票、發票、科目印章以及其他物品等必須交接清楚。
應交稅金
ii)對貼現息處理 (P335, 161)
借:財務費用
貸: 經營活動現金流量- 銷售商品的收到現金
例如:應收票據發生額10萬元(假如 3月發生)后5月份貼現,貼現息為1萬元。但是從期初,期末的報表看,應收票據未發生變動,但你不能不作現金流量的調整,因為實際現金現流量為9萬元。
數據處理程序
1.銷售收入的核算
對監交的具體要求是:
假設該項設備預計凈殘值率10%,折舊年限10年,收到退還的增值稅時已經計提折舊3個月,則已提折舊=231894×(1-10%)÷10÷12×3=5217.62(元)。應在調整設備賬面原價的同時沖減多提的折舊5217.62元:
借:累計折舊 5217.62
貸:制造費用(或管理費用等) 5217.62.
3.如果采購的國產設備已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但稅務機關跨年度退還的增值稅,則應相應調整設備的賬面原價和已提的折舊,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固定資產”科目;同時沖減多提的折舊,借記“累計折舊”科目,貸記“以前年度損益”科目。
目前貿易的付款方式最多無非是T/T和L/C方式,我們先談T/T方式,如果交易方式為CIF,那么我們通常為客人先30%預付,等我們安排貨物裝船出運后讓客人付70%貨款,當然提單我們都選擇船公司提單如果沒什么特殊原因,我認為這種付款方式還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是FOB條件,國外客人指定貨代,但是這些指定貨代一般都只出他們或者國外貨代的貨代提單,我們也按照CIF的付款方式(即30%定金,傳真提單后客人再付70%)做過一些訂單都沒有出現什么問題,因為對這樣的付款方式也就麻痹了。
→傳主管崗復核
2、審核原輔材料領用
干貨!干貨!財務分析指標與計算公式
①一般會計人員辦理交接手續,由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監交。
1月應預扣預繳稅額=(累計預扣預繳應納稅所得額*預扣率-速算扣除數)-累計減免稅額-累計已預扣預繳稅額=5500*3%=165元
應收賬款(借方或貸方)
貸:主營業務收入
餐飲業的房屋通常是租來的。為了有一個良好的就餐環境,通常要對所租的房屋進行改良。在租賃期滿后,這些改良后的房屋通常歸原屋主所有,因此,租賃改良成本應在租期內進行攤銷。攤銷有多種方法,但最簡單的是在整個租期內平均攤銷。
2.某些設備的資本化
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經濟效益始終是企業管理追求的首要目標,企業成本管理工作中也應該樹立宏觀成本效益觀念,實現由傳統的節約、節省觀念向現代效益觀念轉變。特別是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業管理應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通過向市場提供質量盡可能高、功能盡可能完善的產品和服務,力求使企業獲取盡可能多的利潤。企業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動應以宏觀成本效益觀念作為支配思想,從“投入”與“產出”的對比分析來看待“投入”的必要性、合理性,即努力以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創造盡可能多的使用價值,為企業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這里,值得注意的是,“盡可能少的成本付出”不僅僅是節省或減少成本支出,它還在于運用宏觀成本效益觀念來指導新產品的設計及老產品的改進工作。如在對市場需求進行調查分析的基礎上,認識到如果在產品的原有功能的基礎上新增某一功能,能否使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大幅提高,也許這樣會相應地增加一部分成本,但只要能提高企業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就會給企業帶來更大的效益,這也符合宏觀成本效益觀念。
3 “產成品P來料加工” (人民幣金額+數量核算)
四、固定資產科目的設置
財務分析指標是什么?
會計主管1名,出納1名,成本核算1名,總賬1名,明細帳1名,資產管理會計1名,此設置遵守會計不相容原則。

[招生通第6年] 指數:1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