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審查時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非生產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如果成本計算單直接材料金額大于材料成本分配匯總表的分配金額,應進一步查明原因,審查材料使用對象有無將非產品耗用材料記入產品成本。但企業會計人員如果有意識地擠占產品成本,在耗用材料進行分配時,就會將非生產耗用材料直接分配到產品成本,使得成本計算單和材料分配匯總表金額相等。核對材料分配表若不能暴露問題,可采取通過非生產性項目的審查,即采用“反查法”的方法進行審查,查明問題后,按照誰耗用誰負擔的原則,進行納稅調整。
請計算張女士個人所得稅預扣預繳情況明細。
此分錄同2010年。
2.少數股東權益的抵銷處理:
借:股本 400(2 000×20%)
本年
4(20×20%)
需要進行全面清查的情況通常主要有:
(1)年終決算之前;
(2)單位撤銷、合并或改變隸屬關系前;
(3)中外合資、國內合資前;
(4)企業股份制改制前;
(5)開展全面的資產評估、清產核資前;
(6)單位主要領導調離工作前等。
2.局部清查。它是根據需要對部分財產物資進行盤點與核對。
教你寫財務分析報告
通常有三種情況:
再到現在,2019年中旬,人工智能機器人越來越成熟,許多大企業都引進了財務機器人,財務共享平臺相繼出現,財務人的工作地位岌岌可危!
通常股權有以下幾種分類:
1、自益權和共益權是根據股權先例目的的不同而對股權的分類。
(1)自益權是專為該股東自己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如股息和紅利的分配請求權、剩余財產分配請求權、新股優先認購權等;
(2)共益權是為股東的利益并兼為公司的利益而行使的權利,如表決權、請求召集股東會的權利,請求判決股東會決議無效的權利、賬薄查閱請求權等。
2、單獨股東權和少數股東權是根據股權的行使是否達到一定的股份數額為標準而進行的分類。
(1)單獨股東權是股東一人即可行使的權利,一般的股東權利都屬于這種權利;
(2)少數股東權是不達到一定的股份數額就不能行使的權利,如按《公司法》第104條的規定,請求召開臨時股東會的權利,必須由持有公司股份10%以上的股東方可行使。少數股東權是公司法為救濟多數議決原則的濫用而設定的一種制度,即盡量防止少數股東因多數股東怠于行使或濫用權利而受到侵害,有助于對少數股東的保護。
3、普通股東權和特別股東權是根據股權主體有無特殊性所進行的分類。
(1)普通股東權是一般股東所享有的權利;
(2)特別股東權是特別股股東所享有的權利,如優先股股東所享有的權利。
(3)《公司法》第72條規定: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之間可以相互轉讓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權。股東向股東以外的人轉讓股權,應當經其他股東過半數同意。股東應就其股權轉讓事項書面通知其他股東征求同意,其他股東自接到書面通知之日起滿三十日未答復的,視為同意轉讓。其他股東半數以上不同意轉讓的,不同意的股東應當購買該轉讓的股權;不購買的,視為同意轉讓。經股東同意轉讓的股權,在同等條件下,其他股東有優先購買權。兩個以上股東主張行使優先購買權的,協商確定各自的購買比例;協商不成的,按照轉讓時各自的出資比例行使優先購買權。
(二)會計準則中確認的可以并入合并會計報表范圍的股權有哪些?
遺漏六:埋頭工作,默默無聞
100(500×20%)
有出口業務一般要在“銀行存款”、“應收賬款”、“預收賬款”、“預付賬款”、“應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其他應付款”和“主營業務收入”設置外幣賬戶,如果有外幣貸款,則需要設置外幣核算。
風險使得投資者和債權人要求更高的回報率;
補貼收入是用來核算企業按規定實際收到的補貼收入(包括退還的增值稅)、定額補貼等。國家為了實現宏觀調控,對一些鼓勵類企業或者項日,會以稅收返還等方式給企業一些資助,這樣的收入計人該項目。
5.營業外收入
包裝物、輔料等科目的設置可以比照原材料科目的設置,對部分免費獲得的輔料可以不記金額賬只記數量備查賬。
三、產成品科目的設置
至于業務水平嘛,不多說了。既然都做財務總監了,總不至于在業務水平方面還被下屬給難倒吧?。
下面說說更重要的機會成本。
機會成本是看不到的成本,比如在同樣的時間里,你選擇了去網吧玩電腦,看似你只是失去了幾元錢上網費,其實你是拿學習的時間去交換的,假如你處于高三的狀態,如果學習是目前有價值的事情,也就是說你丟棄了這個有價值的事情,而選擇了另外一個種價值相對較低事情。

[招生通第6年] 指數:1
點擊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