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氣設備的日常運作時,對設備的養護、維修工作應實施程序化管理,確定完善、合理的書面記錄制度、交接班制度,以此強化、鞏固設備維護工作的標準。在維護的時候,對于電氣設備的養護、維修、檢查,不能由同一人進行負責,因此需要全面考慮設備運行時間、型號以及數量等情況,合理分配人力資源,分配不同的人員在不同的時間段進行維護和檢查,可以有效避免麻痹心理、消極情緒的出現,促進設備操作的質量和效率。在各崗位人員交班時,應該要把故障處理進度、業務操作事項、設備的運行情況等情況使用文字的形式進行記錄、交接,可以促進整體工作的完整性以及后續工作的有效性,促進設備的正常運行。

四、電纜線路的運行維護:電纜線路運行維護著重要做好負荷監視、電纜金屬套腐蝕監視和絕緣監督三個方面工作,保持電纜設備始終在良好的狀態和防止電纜事故突發。主要項目包括:建立電纜線路技術資料,進行電纜線路巡視檢查、電纜預防性試驗,防止電纜外力破壞,分析電纜故障原因、電纜故障測尋和電線故障修理等。電纜線路需增添特殊內容,如誘殺白蟻、人井水樣分析、水樹枝切片檢查和帶電測量并監視絕緣等。1.負荷監視。一般電纜線路根據電纜導體的截面積、絕緣種類等規定了較大電流值,利用各種儀表測量電線線路的負荷電流或電纜的外皮溫度等,作為主要負荷監視措施,防止電纜絕緣超過允許較高溫度而縮短電纜壽命。2.溫度監視。測量電纜的溫度,應在夏季或電線較大負荷時進行。測量直埋電線溫度時,應測量同地段無其他熱源的土壤溫度。電纜同地下熱力管交叉或接近敷設時,電纜周圍的土壤溫度,在任何情況下不應超過本地段其他地方同樣深度的土壤溫度10℃以上。檢查電纜的溫度,應選擇電纜排列較密處或散熱較差處或有外面熱源影響處。3.腐蝕監視。以專用儀表測量鄰近電纜線路的周圍土壤,如果屬于陽極區,則應采取相應措施,以防止電纜金屬套的電解腐蝕。電纜線路周圍潤濕的土壤或以生活垃圾填覆的土壤,電纜金屬套常發生化學腐蝕和微生物腐蝕,根據測得陽極區的電壓值,選擇合適的陰極保護措施或排流裝置。 4.絕緣監督。對每條電纜線路按其重要性,編制預防性試驗計劃,及時發現電纜線路中的薄弱環節,消除可能發生電纜事故的缺陷。金屬套對地有絕緣要求的電纜線路,一般在預防性試驗后還需對外護層分別另作直流電壓試驗,以及時發現和消除外護層的缺陷。

電工特種操作證報考可在國家安監局報名考取,總共時間約為1-2個月,大大節省學員時間。電工上崗特種作業操作證證,哪里發的都可以通用的,以前叫IC卡,又叫感應卡,3年年審一次,和身份證一樣的,只要你有專用的讀卡機,就能夠讀出卡里面的資料,但是這個讀卡機國家只給有資質的單位,比如學校,安監局等才有,這證不管你拿去哪里,只要有讀卡機的地方都可以讀卡與年審,查詢方式也可以上發證部門安監局(安全生產信息網)的網站,上輸入證號查詢的。這個證的作用就是萬一你在企業里做事出現什么意外和特殊情況,保險公司有錢賠,如果沒有這個操作證就是違規操作,保險公司不賠,就要老板和自己承擔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