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從吃飯看變化
民以食為天,人們每天都要吃飯,那么,從我們的餐桌上能否看到我們祖國的變化嗎?我們一起做一個小調查。
在課前我們已經讓各位同學進行了一個餐桌小調查的活動,調查了爺爺奶奶,爸爸媽媽的飲食結構,現在請同學們將調查結果和其他同學進行交流,看看我們發現了什么現象。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自己的調查結果。
教師總結: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在爺爺奶奶所生長的時期,常吃的是窩頭、咸菜,糧食不夠吃,在爸爸媽媽所生長的時期,主要是蘿卜、白菜,偶爾有一點肉菜,而在現在,我們不僅能夠吃飽飯,還能吃好飯。通過對比,我們發現,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解決了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這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
活動二:中國工業發展小探究
讀教材中 一位老人的日記 ,找找帶“洋”字頭的物品名,同學們都知道這些物品是什么嗎?
這些物品都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日用品,下面請同學們觀看新中國成立初期工業發展情況的短片,小組討論后思考,祖國工業的發展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什么關系呢?
學生分組討論交流。
教師總結:我們要面對現實,承認差距,樹立趕超世界水平的雄心壯志;另一方面,我們也要學會用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待生活問題,相信我們的生產技術水平一定能夠提高。
活動三:關注科學技術中的“中國第一”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創造出了許多“第一次”,實現了從無到有的變化,展示了祖國日新月異的面貌。
展示各類新中國第一的圖片:第一顆人造星、第一條地下鐵路、第一條南極考察站、第一個高科技農業基地、第一次載人飛船成功發射等。
通過觀看這些圖片,請同學們說說自己的感受。
教師總結:中國從貧窮落后,一步步走向繁榮富強,表現出中國人民獨立自主、發奮圖強的民族精神,但是盡管我國的進步和迅速發展,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是有很多不足之處,因此,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要樹立為祖國奮斗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No.3
鞏固提高
閱讀資料:袁隆平和雜交水稻。
通過閱讀資料,談談自己的看法。
教師總結:我國農業科技工作者在農業方面所做的努力,他們不僅在不斷解決中國糧食生產的問題,而且還為解決世界糧食生產問題,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我們要認識到農業發展對于一個國家的重要性。
No.4
小結作業
請同學們課后通過報紙、雜志、網絡等收集關于我國建設、發展的數據,通過分析數據,寫一份中國發展報告,下節課進行分析。
學歷類:升大專、本科
學歷提升
會計類:初級職稱,會計上崗做賬實操
IT電腦類:CAD,PS,室內設計、平面設計、電腦辦公、淘寶網店運營美工、UG產品模具編程
電工電氣類:三菱西門子PLC 、變頻器、觸摸屏、伺服電機、電工技能、機電維修
電工證、焊工證、登高、復審,叉車
建工類:建造師,造價師、消防工程師
類:教師證、執業藥師、心理咨詢師、營養師、健康管理師